和杨南没见过几面,但每次杨南来,都会带上一样东西,古河也都小赚一笔,对于能带来效益的客人,当然要像上帝一样对待。
而且杨南和其他人不同,无论是战国铜镜还是鎏金佛像,都是捡漏而来,这也是让古河如此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杨兄弟今天带来的是一幅画?”古河一眼就看见了杨南背上的画轴。
杨南也没废话,从背上把画轴取下来:“您老帮掌掌眼。”
古河接过杨南的画轴,小心翼翼的把那副仕女图拿了出来,平铺在桌子上,刚看了一眼,古河就略微皱眉,做工实在是太粗糙了,根本不像真迹。
不过古河这回却并没有急着发言,足足看了十多分钟,才说道:“这幅仕女图应该是民国时期临摹的,距离现代不过百年,而且画工和纸张都很是一般。”
“您再看看。”杨南品了口茶,不慌不忙的问道,古河这里的茶很是不错,丝毫不比从刘大康哪里拿得次。
听到杨南的话,古河再次看了起来,这次更加的仔细,不放过任何疑点。
“咦!难道是副画中画?”五分钟过后,古河瞪大了眼睛。
杨南嘴角浮现一丝笑容,不愧是古玩店的老板,这眼力可不一般。
所谓的画中画是藏匿真迹的一种手段,就是把真迹用特殊的手段藏在假画之中,而能使用画中画的,每一副真迹都是价值连城,据说国宝清明上河图就曾经被人使用过这种手段。
古河根本没有理会杨南,用手沾了一点水,在仕女图的某一个角慢慢搓着,没用多长时间,本来是一张纸就变成了两张纸,一幅画也变成了两幅画。
“这是!这是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古河喉结涌动,眼神中流露出不可置信的惊喜。
杨南虽然以前读过不少古董书籍,但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周昉这个名字,杨南显得有些陌生,而簪花仕女图,杨南更是没有听说过。
这倒不是杨南孤陋寡闻,而是华夏国传承上千年,古董国宝不计其数,就算是最厉害的古董鉴定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就连电视上鉴宝的那些节目,不也是几个专家各管一摊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