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趣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杂趣书屋 > 清穿之种地日常 > 第66节

第66节

更大的野心。

在历史上,康熙在农业领域的主要成就有二,一是打破了长城以北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历史,二是在南方推广双季稻的种植。

没错,这会长城以北还没有开始种水稻,就是因为康熙培育的早旱稻的出现和推广,才终结了长城以北不能种水稻历史。

至于南方双季稻的种植,其实,双季稻并不是康熙皇帝首创的,这时的南方实行的也是双季稻种植方式,但此时的双季稻指的是水稻两茬连作,即糯和粳的连作。

而康熙发展了水稻连作制,他打破了以往糯和粳连作的传统,实现了同种粳稻双季连作的方式。

当然,他这两大成就的前提都是因为培育出了这抗旱的水稻。

而这次康熙在京西玉山和畅春园推广种植这早旱稻,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若是成功了的话,他下一步应该就是往长城以北去尝试种植了。

“爷,你能方便同我讲讲农业上的事吗?”安清道。

胤祺愣了下,农业上的事他哪有安清精通,让他讲,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但他随即就反应过来了,安清这是想知道前朝关于农业的事吧,或者说是大清如今在农业上的现状。

“没什么不方便的,也不是机密的事。”胤祺回道。

接着,他便把近些年农业的情况以及他皇阿玛颁发的一些政令都说简单说了下。

安清越听越认真了起来,主要是胤祺讲的很是仔细,因着他们这些阿哥常年被康熙身边,知道的自然也比旁人要更全面些。

从他叙述中,她大概捕捉到了一些关键点。

一是因清代前期人口增长前所未有的迅速,人地比例失衡的问题,也在此时显露出了端倪,二是康熙好像已经开始有这种意识了,但还只是萌芽阶段。

在农业社会中,‘人地矛盾’可是索去无数王朝性命的死结,也是众多统治者至死都未想明白的一点,但因康熙在位时间比较长,且又是个一心想有作为的明君,所以,他才有机会认识到这一严重社会问题。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