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想要在人群里抓住对方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犯罪侧写还在继续,如果说上面的侧写都成功了的话,接下来的侧写反而只对了一半。
【男性,年龄在20-30岁,面容和善】
警察是通过11岁的小女孩约瑟芬和引狼入室的老夫妻,侧写出了这个特征。人类都是看脸的生物,凶手一定有着极具迷惑性的面孔或者身份,让人升不起警惕。
【凶手应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父母失职或者家庭糟糕,父母中很可能有犯罪记录】
【凶手信奉撒旦,他一定不会去教堂】
在当时,警方认为这个侧写没问题。
这属于常规特写,因为大多数的连环杀手,童年都极为不幸,什么母亲酗酒、父亲家暴、父母早年离异自己被抛弃,或者父母中有罪犯自己耳濡目染之下也走上犯罪之路等,绝大多数如此。
偏偏这个特写,在“犹卡斯噩梦”这个连环杀手上失误了一大半。
江雪律看到,“犹卡斯噩梦”非但没有活在支离破碎的家庭,他父亲是一名外国警察,母亲则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每天都会祷告,按时去教堂做礼拜。2
他杀人还信奉撒旦,完全是这个家庭里的异端,可是他表现良好,根本没有人发现。他确实因为跟母亲的宗教信仰冲突而时常憋屈烦躁,可他释放压力的方式就是拥抱黑夜,跑出去大杀特杀。
通过杀人贡献祭品的方式,他感觉灵魂得到了升华。
所以他会偶尔会陪母亲去教堂,还会跟牧师谈笑风生,完全颠覆了警方认为的“不去教堂”。
【凶手杀戮成性,独居给他杀人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他也许没有成婚,他缺乏爱人的能力,如果有爱人也许感情破裂】
事实上,江雪律看到了,凶手和他的妻子两人感情和睦,绝大多数时间形影不离。
夫妻双方也格外尊重彼此的隐私空间,凶手在家里有一个地下室,常常会上锁,妻子尊重他,从不踏足,于是四十年也没发现丈夫的另一面。
“犹卡斯噩梦”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