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向他点头,便转身下了楼去。
“伍公子,是吧?”柳一条抬头看了伍子藤一眼,把玩着手中的酒杯,轻轻地说道:“不知伍公子刚才所说的那些个规矩是谁定下的,是先贤,是大儒,还是我大唐朝的哪一条律法?请恕柳某见识浅薄,倒是不曾听闻过此等规矩。还望伍公子公为柳某解惑?”
“呃?”伍子藤被问得哑住了,这一直都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也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地遵守,哪里会有什么正规的说法。他不由求助地向他身后的别一位书生望去。
原来只是个炮灰,柳一条轻笑了笑,喝了杯酒水,便不再理会于他。
见李纪和已随小僮进来,柳一条提起酒壶,为李纪和斟上了一杯。待李纪和走近,对他说道:“来,纪和,坐到柳某这儿来,先满饮此杯!”
“是,神医,多谢神医。”李纪和恭敬地接过酒杯,仰头灌下,不过听他说话的语气,底气是明显不足。
这也难怪,自古京城无小官,李纪和的官位在三原县或别的地方,或许是不小,但是在这长安城,随便出来一人,便都比他要大上三圈。看这些贵公子的穿着打扮,家中也定是都有一些权势。由不得他不小心。
而且,在一群文人之间,他的心里面也难免会生出些许的自卑之念。
“来来,李公子,还有纪和,大家不要拘谨,莫要被一些外人扫了自己的兴致。”柳一条举杯,向李如似与李纪和示意。
来酒店,只是为了享乐,吃喝而已,怎能让一些酸锈之人给扰了雅兴。
将杯中之酒灌下,李如似的嘴角挂起淡淡的笑意,柳一条的行动,和刚才的话语,或是有心,也或是无意,但无一不挑起了这些书生们的怒气。一会儿,怕是要有好戏看了。
“敢问这位先生,可有功名在身?”果不其然,酒杯刚放下,便有人出来向柳一条挑衅。
“敢问先生可曾上过么塾?可知何为礼、仪、廉、耻?”
“敢问先生可懂诗词,可有什么大作?”
“敢问...”一阵一阵的聒噪声,好似一群烦人的乌鸦。
柳一条听着心烦,便伸手入怀,掏出一块月形的银色令牌来,放于桌上。那群书生见此,顿时都哑了口。看着桌上的令牌,眼中隐有惧色。
李纪和看着也是惊奇不已,同时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看柳一条时,眼色越发崇拜。公孙将军府的银月令,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李如似看着桌上的令牌,脸上有些疑惑,显然,他并不知此令牌的来历。不过看刚才还不可一势的书生们,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