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全都知道,砸吧砸吧嘴,接着问。
谁知,没有下文了,郭胜利的故事戛然而止,说其它的他什么都不知道。
送走了郭胜利,杜平斋感慨万千,扭头冲赵振国说: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孟占山还一套一套的,我看此人是块打仗的料,好好培养一下,将来前途无量。”
谁知赵振国淡淡一笑,然后说了句文绉绉的话:
“队长啊,莫让浮云遮望眼!……这样的人我见得多了,平时一套一套的,一上战场就晕菜,属于赵括型的。”
杜平斋有点将信将疑,“不会吧?我看此人不简单!”
“怎么不会?您想啊,他介绍信上写的可是营职干部……
他都二十八岁了,要是有能耐,早就脱颖而出了,哪会二十八岁了还是营职干部?”
杜平斋想了想,无奈地点点头,接着叹了一口气,“唉……这倒也是……得……又是一个样子货!”
……
“嘀——嘀——”
天还没亮,屋外就响起了尖锐的哨声,队干部的声音也在屋外响起。
“起床了,起床了,全体集合!”
二百多名上干队学员纷纷以最快的速度穿上衣服,打好背包,然后抓起武器夺门而出。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全体学员已经集合完毕。
“报告队长,集合完毕,请指示!”
“立正!——”
赵振国面色严肃,穿透力十足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清醒了不少。
“同志们,我们今天先展开急行军,目标!西边的望海楼山。出发!”
“是!”
“全体向右转!”
“两列纵队,跑步——走!”
隆隆的脚步声响起,队员们在赵振国的带领下,开始跑上通往村外的泥石路。跑出村子时天已蒙蒙亮了,但远处的大山依然黑骏骏的看不真切。
抗大一分校所在的白石屋村,位于费县和蒙阴县的交界处,西面就是望海楼山,此山平均海拔1000多米,甚是幽僻。
当上干队气喘吁吁的跑到山上时,天已大亮,红彤彤的朝阳绚烂夺目。俯瞰群山,山下的白石屋村显得格外渺小。
短暂的休息后,队员们开始吃干粮喝水,一路奔波,很多人已是大汗淋漓。
抗大就是这样,经常拂晓起床,急行军把学员拉到野外,如无敌情就地上课,如有敌情则灵活处理。
眼下,赵振国已经开始准备上课,他打着绑腿,扎着武装带,佩一把比利时手枪,浑身上下干净利落,颇有大将风度。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