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全面反攻(一)
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柏林近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已经彻底宣告胜利。
然而,在亚洲战场,日本却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其在声明中称:
“日本为求自保自卫与东亚之解放而作战之决心,丝毫未感动摇。德国之投降,不能令日本之作战目标有丝毫之变更。”
由此,日本成为世界反***斗争中最后一个顽抗的敌人。
面对小日本的垂死挣扎,在冀西地面上,两股铁流开始涌动,国共双方相继都发起了反攻。
军分区独立旅和教导大队先后从李家洼拉出,己经拿下了灵庙和马店,郭仲达的抗日救国军也从大王镇出击,收复了韩集。
很快,国共双方都把目光盯上了同一个地方——杨家桥车站。
车站距离临城四十多里,是临城的门户,一旦拿下,就可兵临城下。
落日余晖中,杨家桥车站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孟占山带着侦察员潜至车站附近,端起望远镜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敌情。
本以为是故地重游,谁知除了远处那堵弹痕累累的外墙以外,一切都己经变得陌生。
外墙外布满了鹿砦和铁丝网,外墙被加高加厚,墙上每隔几十米就修有一座坚固的碉堡,几百个光着膀子的日军正挥汗如雨,将外壕加宽加深。
孟占山是行家,敌人的工事构筑的很有章法,外壕、鹿砦、铁丝网,再加上外墙上密密麻麻的火力点,足以让任何进攻者胆寒。
更让他吃惊的是,日军不仅前沿工事完备,核心工事构筑的也很见水平——
以车站为中心,沿车站大楼和站台一口气构筑有40多个的连环子母堡,车站大楼顶上也满是火力点。
孟占山的脑子“嗡”的一下,连环子母堡,这是在榆树镇之战中,敌人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曾让老二团损失惨重。
现在,敌人又如法炮制。
眼见日军布防如此严密,孟占山脸上阴云密布,他原本想通过上次的下水道渗透进去,可下水道早已不见了踪影。
他一连用望远镜扫了好几个来回,居然没有发现任何打点,不由得愁眉紧锁。
“报告……”一名通信员匍匐而至,低声向他报告。
“讲。”孟占山停止观察,扭头望向年轻的通讯员。
“团长,陶司令命令你马上去参加作战会议。”
“好,我知道了。”
……
傍晚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