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比苏轼要靠谱多了,就是脸色看起来冷冷的。
霍善是不怕生的,跟着苏轼两人进了宫,就积极地跟章惇搭话。
搭话的内容是……
听说你以前考中了进士还要去重考,说是不想居于状元侄子之下,真的吗?
听说你以前和苏轼出去玩耍遇到一处悬崖绝壁,力邀苏轼一起走独木板过去写“到此一游”,真的吗?
章惇:?????
好你个苏轼,一天到晚跟小孩子讲什么陈年往事?!
呵,不会觉得回忆几句往事,我们的感情就能和以前一样好吧?
第162章
章惇看着进了皇城还话特别多的霍善, 一下子想到了年轻时的苏轼,那时候的苏轼跟谁都挺要好,只要你给他介绍个朋友,他三天就能和对方好得跟认识了三十年似的。
章惇性情与苏轼截然相反, 他真心认可的朋友并不多, 偶尔被苏轼拉去聚会也是坐在一边看着他们热闹。相比于那种人特别多的场合,章惇还是更喜欢与三两好友坐在一起欢游畅谈。
也正是因为真心相交的人不多, 所以苏轼身陷乌台诗案的时候他丝毫不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牵连, 极力上书营救苏轼。
后来……
后来的事不说也罢。
章惇走到如今这一步, 身边已经没有多少朋友了,有的只是一群想依靠他获得好处的党羽。他行事之偏激狠厉, 连族兄章楶来信时都隐晦地劝说他收敛一点。
可他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章惇冷着一张脸, 对霍善的话充耳不闻, 心想这小孩说累了应该就不会再多讲了。
结果霍善见他不回应, 就转头跟苏轼讨论起来,说人章家人身体就是健康, 上次听说那位叫章楶的状元六七十岁还上阵打仗,这次你的这位朋友比你大两岁, 可人家身体情况天下医家见了都要赞不绝口。
不像你, 身上毛病多多,光是痔疮就长了二十年……
苏轼忙伸手捂住霍善的嘴巴。
还压低声音和霍善商量——
你小子能不能别提这一茬,这又不是朋友圈分享,他在外人面前还是要留点面子的好吗?而且那个老朋友都已经割了, 割了你懂不懂, 它已经离我而去了!
痔疮, 走你!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回来吧, 油盐酱醋,我离不开你们!
将一切尽收耳底的章惇:“……”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和这家伙计较有种……在跟三岁小孩吵架的无力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