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着喊着说出惊人的话——
屎里有虫!
当家长的,到底还是捏着鼻子去茅房观察孩子的便便去。
亲眼看到从孩子肚子里拉出来的寄生虫,他们就忍不住开始回忆自己孩子昨天回来时讲的那些症状了。
……完了,怎么感觉自己好像也有这些问题!
有些事情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了那可真是浑身难受。
于是他们一大早过来想看看杜甫带回来的那位小神医还在不在。
第205章
对于给人治病这种事, 霍善一向是来者不拒的。
他挨个给来求药的人诊治了一遍,源源不断地从他那小药箱里给人拿药。
只有偶尔想起自己该装装样子了,才背着药箱回屋修整一二。
——毕竟药箱就那么大一点,里头的药真要能没完没了地拿出来就太稀奇了。
得知杜甫一家马上要搬走了, 众人都很是不舍。
那些刚感觉经霍善治疗后感觉浑身轻松的患者更是直接行动起来, 麻溜回家杀只鸡或者摸几个蛋过来当诊金。
杨氏还是头一回发现邻里居然这般热情。
众人散去以后,杨氏就琢磨着怎么把新鲜肉食先给煮了。大夏天的, 这些新鲜肉食容易坏, 还是先吃掉为好。
自家吃不完, 也可以分给各家孩子吃。杜甫常年不在家,她们一家子老弱妇孺平日里也时常得邻里照料, 别的不说, 光是柴米油盐有时候都是向她们借的。
这些都是旁人给霍善的谢礼, 杨氏便和霍善商量能不能这么办。
丝毫没有因为霍善年纪小就觉得可以随意处置他的东西。
霍善很喜欢温柔可亲的杨氏, 连连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吃过这么一顿丰盛的饭菜,一行人才启程前往长安。
霍善还挨个给新认识的小伙伴们赠了把种子, 说是撒在房前屋后都能活,种出来以后可以自己留种。要是真断粮了也不至于活活饿死!
按照杜甫诗中的记载, 天宝十四年应该是个丰收年, 但是丰收也没用,抵不过官府的横征暴敛。
寻常人家多准备点吃的准没错,若是侥幸没发生什么导致人吃不上饭的天灾人祸,往后能吃点香喷喷的烤红薯也是极好的。
一行人到了长安, 顺利入住李隆基给安排的宅子。霍善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外人, 他先跑去看了看井(确定井水不臭), 又乐滋滋地带着他家几个娃去……挖菜畦。
杜甫:?
霍善年纪还小,他们老大杜宗文积极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