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警戒部队之外,一旅三个团的主力步兵,从两个方向包围了剩余的四百多名鬼子。几乎是十比一的比例,再加上侧后方骑兵大队的扫荡助战,不到半个小时,战斗就顺利结束。
此战,共击毙日军七百余名,除不足百人投降或者因伤被俘,无一人漏网。因此,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三师团才从截获的一旅明码报捷电报中,获悉此大队千人的迅速溃灭。
其实,明码电报是总司令王栋授意而为,目的无非是为了打击敌人嚣张气焰,鼓舞*的士气。当然,还有一个效应就是,此战打出了101师的威名。在五战区长官部得知此讯,起初还有怀疑,等派专人检点鬼子伤亡及俘虏后,才兴奋莫名,立刻通报全军,通令嘉奖一旅官兵,同时报呈大本营。
局部胜利,并不能扭转整个战局的进程,十三师团沉寂了半天之后,突然发力,一气打过了淮水,占领了埠城等要地,与*五十一军于学忠部展开了血战。
闫怀礼一旅和包明义三旅已经驰援而至铁路沿线,排除后顾之忧之后,仅仅经过一天多休整,马上请战,从淮水南侧,向埠城外围之敌展开强攻,以解五十一军压力。
经过数日奋战,在*五十九军,四十八军,第七军,三十一军驰援而至的情况下,鬼子十三师团急忙退守河南。
因为连日作战,*其他部队,尤其五十一军伤亡惨重,战区命令部队转移河北岸,构筑坚固防御工事,阻敌于河南部地区。
对此保守战法,总司令王栋致电战区长官,提出建议:扰敌、困敌,集中优势兵力分割歼灭敌人。但是,因为北线吃紧,兵力不足等理由,战区长官部拒绝了他的合理化建议。
王栋徒呼无奈之下,只好电令第一、第三两旅: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蚕食敌人;同时严密监视敌人后援部队,切断敌人后勤补给,达到困敌目的。
南线部队得到训令之后,马上行动起来,以精兵,活动在江淮之间铁路沿线,收拾敌人后勤部队,并寻找战机,围剿鬼子小股部队,积少成多,一个月中,大小战斗二十多场,共歼灭鬼子两千余人,曾两度攻入防守薄弱的风、定二城,牢牢困住了十三师团余部。
北线,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努力,蒙沂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