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店老板D:“污染控制我们的时候,也是要求如果有人进店白拿就出来拦截,然后还让我们卖东西给外来者。”
姜洄点头:“明白了,主要在一个‘卖’上,只要你们不卖就行了,纪念品打包给我几份,我会处理的。”
接下来还有其他任务的人,也跟着说了自己情况,姜洄一一记下,然后对应着列出“污染控制他们要做的”,以及“做完之后所达成的目的”。
前者需要避免,后者需要用道具补全,也就是让那些外来者直接达成目的,而不用经历“被NPC发布任务”的过程。
两个小时之后,姜洄收集了满满一背包的道具,都是用来卖给下一轮外来者的。
道具有多有少,因为每个居民的精神力不同,能力也就不同,这种带有因果的东西,不是随便拿出来就能作数的。
姜洄在论坛里的权限很低,她所能看到的帖子里,专门提及这一类内容的几乎没有,她只在一个无关话题帖子的回复里,才看到了一点点内容。
对方提及“不做过程只看结果”的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有的居民精神力太弱了,根本无法拿出这种“与污染有因果相关”的东西。
以及如果对方的精神污染越严重,越拿不出相关的东西,这相当于一个恶性循环,除非在最初就摆脱污染源的控制,不然后续只会越陷越深。
这也是为什么说污染区的黄金救援时间是“48小时”的主要原因,这时间大家被控制的时间还短,精神力还足以支撑拿出具有因果效力的道具用来自救,越是减少精神污染,最后存活的几率就越高。
换句话说,哪怕没进入自救期,只要有人能一直在有意识减少自己的污染值,将之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数值。
那么即便等到污染源离开那天,污染值瞬间爆表,只要足够幸运,他们也有机会能活下来。
因为根据调查员的分析,污染源离开时的污染值大爆发,跟污染源的强度有关,越强的污染源,引爆的污染值就越多,反之亦然。
这些被引爆的污染值,会被平均分散到每个被卷入污染区的居民身上,如果整体数量不多,而居民本人的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