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奶奶和孟千江是同一辈分的,语气诚恳地说:“老弟啊,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了,小正其实也没有做什么。那古董箱子本来就是你家的东西。所以啊,你别和我们客气,牛奶提回去,给十江留着,给他喝,把身体养得壮壮的!”
孟千江摇摇头,眼睛更红了,说:“话不能这么说。要是没有小正,金山银山堆在我眼前,我也不知道捡!小正一句话救了我们全家啊!”
孟奶奶还想说什么,孟千江拦住了她,说:“老姐姐,你什么都不用说了。等十江回来了,等他再大一点,我让他给小正磕头!这是小正该受的!”
孟正吓得连连摆手:“现在是新社会了,不流行磕来磕去的。”
“就是!磕头折寿哩,以后叫小正带着十江一起玩就是了。”孟妈妈说。
孟千江颤着嘴唇说了一声好。他擦了擦眼角,满眼欣慰地看向孟正,说:“小正啊,我听说,你现在跟着六年级一起上课了?那明年就上初中了?”
孟正摇摇头说:“不,还读小学。学校不让跳级。”
“为什么啊?”孟千江问。
孟正就略说了下校长的难处。孟千江若有所思。他忽然想起了自家的那个远方亲戚,就是那个帮他们把古董箱子卖了的亲戚,那人好像在市里的一所重点学校上班,听说还是个领导哩!孟千江问:“小正啊,你想跳级不?”
“想肯定是想的,早点毕业好早点出来参加工作。”孟正说。
孟千江当即决定去找远房亲戚打探下消息。不过,他这个心思只在自己肚子里转了转,并没有说出来。毕竟,他也不知道远房亲戚有没有跳级的法子。
送走孟千江后,孟妈妈特意把挂在房梁下的肉取了一块下来,炖了一锅肉,又向村里做豆腐的人换了一块豆腐,把豆腐掰开丢进肉里煮,这样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是孟正的最爱。这是孟妈妈给孟正的奖励。
两周的时间让孟正明白了,孟朵可能真的不是那块读书的料。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孟朵的成绩毫无起色,孟欣华却从孟正这里学到了很多。看到孟欣华,回想她的经历,孟正心里满是感慨。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存在,龙山小学的学生不管成绩如何,全都可以直升龙山初中。真正能分出不同来的是中考。中考后,学生有四种出路。第一种出路,考上县重点高中;第二种出路,考上红旗镇普通高中;第三种出路,选择一所职高就读;第四种出路,离开学校去打工。
龙山学校每一届大概有两百五十名学生,因为师资力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