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在去书店的路上,两人顺便又交换了一下其他的基本信息,比如说年龄。
只算生理年龄的话,孟正和沈独清竟然是一样大的。
孟正跳了两级,本该读五年级的他却马上要读初一了,沈独清却没有跳级,也是马上就要读初一了,按说孟正应该比沈独清小两岁,但孟正的入学时间比沈独清晚。孟正八岁才上一年级,沈独清却走了关系,六岁就上一年级了,这就把两岁的差距抹平了。
知道孟正和自己一样大后,沈独清悄悄地翘了一下嘴角。
随着两人越聊越多,沈独清心里的紧张渐渐消失了,整个人放松了很多。他非常机智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话题,为孟正介绍起了雅和初中的情况。
沈独清毕竟有个在雅和当教导主任的舅舅,虽然没有正式入学,知道的却比一般人要多。从学校冬夏两季的作息安排到食堂中饭菜的口味,从学校内的社团构成到每个学期的奖学金梯度,他都说得很详尽。
沈独清指着西边的一排房子说:“喏,那边是宿舍楼。你以后是要住校的吧?”
雅和高中是全寄宿学校,但雅和初中不是。
雅和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在中考后根据成绩择优录取。雅和初中的招生对象却是自己学区内的学生,每个年级只有实验班中的少量学生是像孟正这样考进来的,否则都是因为学区自动入学。当然,因为实验班有些特殊,学区内的学生想要进实验班,那也要经过考试,就好比沈独清。因为学区的划分规则,大部分学生的家就在学校附近,他们都无需住校。
但孟正肯定是要住校的,他的家离学校太远了,于是点了点头。
沈独清说:“我听我舅舅说过,雅和初中的住宿条件还不错,是四人寝,每个寝室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每个楼层的最右边是洗衣房,最左边的那个房间里住的是老师,老师会盯着寝室里的卫生和纪律。”最左边的房间是套间,住一个老师进去绰绰有余。这样的安排既为单身的老师解决了住房问题,又因为学生们都生活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大幅度减少了寝室凌霸的现象。
孟正对这样的住宿条件非常满意。在他重生前,他大学的住宿条件也不过如此了。沈独清偷偷观察着孟正脸上的表情,见孟正表情愉悦,好像很喜欢自己说的内容,嘴角又忍不住翘了翘。
学校旁边的那个旧书店店名就叫“雅和旧书屋”,据说是学校里某位老师的亲戚开的。当他们走到旧书店时,孟妈妈正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全神贯注地看着一本书。孟正扫了一眼封面,看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