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如果对手说,这种个人品质正是在逆境中被磨砺出来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我们一定要警惕他们类似这样的回击。”
停顿了一下,孟正又说:“我想到一个回击方式。人们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怎么不说春兰、海棠、牡丹、荷花香自春夏来?因为春夏百花齐放,而冬天开出来的花太难得看到了。人们越是强调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证明了逆境成才的不易。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精彩!沈独清三人齐齐为孟正鼓了掌。
孟正又说:“同样的,匡衡起于微末,最后成为丞相,这在古代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人们记住了他的凿壁偷光,一记两千多年。凿壁偷光的意思是,家贫而读书刻苦。我相信历史上很多其他的丞相,像房玄龄、狄仁杰、王安石、寇准等等,他们读书也一定很刻苦,否则无法成就伟大的事业,而他们都出生于官宦世家、家世良好,历史上却从来不见他们因家富而读书刻苦的典故。”
王佳韵说:“我们可以故意卖出一个破绽,把对手引入陷阱,然后再用你的观点进行回击。正是因为逆境中的人成才不易,所以世人才会大力宣扬。”
孟爸爸给了王闺女一个赞扬的眼神。
沈独清说:“说到匡衡……语文老师只告诉我们匡衡凿壁偷光,却没有告诉我们他在青史上留下了专地盗土的罪名。他在逆境中因偷光走向成功,成为了丞相,最后却因为盗土退出历史舞台。可见,逆境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
孟爸爸立刻从王闺女身上收回视线,对着沈儿子比了个大拇指。
用了匡衡先偷光后盗土来做例子,倒不是说沈独清和孟正就真的认同逆境走出来的人会品质不好这一观点了。但辩论嘛,就是要“不折手段”地让自己这一方赢。很多时候,他们因为抽签抽到的题目去为一个论点辩论,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认同那个观点。打个比方,如果辩论题目是现代社会应该(不应该)鼓励男主外、女主内,考虑到沈独清有个女强人母亲,并且他非常崇拜与尊重自己的母亲,他毫无疑问会赞同反方的观点,但如果他的队伍不幸抽中了正方观点,那他也得为了现代社会应该鼓励男主外、女主内而殚精竭虑地辩论啊。
四个人做了下头脑风暴,定了辩论的主基调后,就分开各自去找资料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周五。他们四人为社员和指导老师献上了一台非常精妙的辩论演出。评委还没打分,从观众的掌声时长中就能看出真正的赢家是谁了。
记者社派了两个学生来围观。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