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羡慕压在心底,化作前进的动力。
她同莫长老告别,出示身份令牌通过传送阵传到了自己的屋外。
太虚天占地极大,所处的太虚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多座山共用的一个名字,其中光外门弟子所居的区域就极大,从第一院到第双九院,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壮观人数。
而很多长老,又单独占据一峰,其中只住着供长老驱使的仆役和投入他门下的亲传弟子和记名弟子,嫏嬛其父是太虚天宗师,她身为其家眷,住的则是太虚天主峰圣山。
跟大部分教科书版的魔教一样,太虚天的宗师不叫魔尊,叫圣君,立的下一任掌教叫圣子圣女,所居的山脉也叫圣山,总之,他们不认为正道修的就真的是正道了,反而认为自己所修的才是正道,只是不屑跟正道用同样的称呼,于是便称之为圣道。
嫏嬛是不在意这一点的,她在自己的院落中沐浴更衣,顺便将接触过外界的用品全部都拿去了除菌室消毒后,这才拿着从秘境中得来的《五蕴紫-阳幻录》去集智阁寻人。
集智阁独立于太虚天所有部门之外,归宗主和太上长老直接管辖,尽管其中少有修为高绝之辈,却地位尊崇,哪怕是长老,亦不能轻易得罪集智阁一普通弟子。
不过这却并未引大部分人的不满,只要尚且还有良知的人,都不可能不对他们肃然起敬。
要知道,人族最初根本没有功法,所有的功法靠的都是坑蒙拐骗,从他族那儿得来的,然后再由类似集智阁中的那群人一样的存在,去一个个试验能否修炼、是否安全。
很多惊艳绝才的修士,都死在了这条以身涉险的路上,但人族能崛起,靠的也是他们以身涉险。
凭心而论,这种胸襟有几人能拥有?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才更佩服他们。
集智阁,便是以这些人为基础而创立的,他们从当初跌跌撞撞的摸爬滚打,全凭运气去将其它种族的功法改成适合人族修炼的功法,到现在只要遵守规则,几乎不会有人因修炼而死亡……这都是他们的功绩,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至死都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姓名。
嫏嬛沐浴更衣,也不是为自己接风洗尘,而是单纯觉得去见他们不该那么随便。
这些开创功法的修士大部分都不是强者,甚至很多一生都没有与人争斗过,可要说功劳,还真不是那些只知争斗的人能比得上的。
当然,那些征战沙场的修士也不差,没有他们开疆扩土,也就没有了如今修士安逸修行的环境。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