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制度问题。
治国如治家,储君的东宫,说是一个缩小版的朝堂也不为过,哪方面的人才都有,里头事皇帝也只会看,但不会管,全由储君自行管理,因此东宫基本就成为了储君的实验田,什么政策都敢在里头试一试,没效果还好,一旦有效果,储君上位后立马就会实行。
这充分培养了储君的能力,让他不至于在上位后再摸石头过河,毕竟上位后可没有容错率,但相应的,因此闹出来的事自也不少,有些储君解决不了的,就只能找皇帝了。
不过免不得挨一顿骂,受责罚。
毕竟,连个东宫都处理不好,还能指望你监国?
在嫏嬛看来,青鸾国的储君在东宫的岁月无疑是最苦逼的一段时光,先不说朝堂上那么多人盯着储君的一举一动,在里头试验的东西,没成果还好说,一旦有了,便有很大可能被皇帝和大臣们摘桃子。
政客们的节操,从来都不值得被高估,尤其是皇帝,摘了桃子大多数时候连补偿都不会给,毕竟你是我的孩子,你的地位是我给的,我拿你点东西怎么了
这一点,给了嫏嬛很大的启发,至于什么启发,大家都懂,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在嫏嬛的视线下,裴婧表现得更加不自在了,堪称度日如年,原本规矩的字体都变得有些潦草起来。
奏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着,不知过了多久,才见桌上终于没有木简被呈上来了,裴婧心下松了口气,不敢去揉酸痛的手腕,放下笔后恭敬的匍匐在地:“母上,儿臣已经处理好了,若无其它吩咐,儿臣就先退下了。”
说实话,便宜女儿的称呼听得嫏嬛有些不自在,毕竟论真实年龄她也就比对方大上几岁,更别提这个称呼还很别扭了。
但青鸾国以‘上’为尊,皇子皇女们称呼皇帝皆是父上母上,太子太女则被称为家上,奴才称呼主子则称呼为主上,总之,就是跟上这个字杠上了就对了。
“不急,孤有话问你。”
宫人们听到这话,下意识便以为这是皇上打算私底下考教太女,这些信息不是他们能听的,立马便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