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的做法,只是这事,确实让她的心上蒙上了一层阴霾。
不过嫏嬛倒是不觉得后悔,这个姑娘就算被强留了下来,活着也是具行尸走肉,死亡于她而言,也许才是解脱。
嫏嬛将抄家得来的金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交给会大乾语言的官员,出使大乾,去买烟花和番薯种子,另一部分则留下来请匠人研究白纸,一旦研究出来了,嫏嬛就会想办法举行小范围的科举,然后开始正式插手朝堂。
青鸾国的土地太过贫瘠,很多农作物种上不是存活不了,就是长得营养不良产量少,可偏偏这个年代的主粮,只有粟米,余者就算种出来了,也没人会去吃,久而久之,番薯之类的哪怕从塞外交易来了,种成之后也是拿来喂给牲畜。
最后一点点钱,则被嫏嬛用于购买百姓家恭桶中的那啥,一文钱一桶。
对百姓来说,这等好事他们自然不会拒绝,这个年代还没有化肥这个概念,大乾可能是有的,但必然是作为机密不让外人窥探,所以青鸾国的粮食的产量一直都是看天吃饭。
要想行兵打仗,粮食是绝对得管够的,青鸾国土地是贫瘠,但也不是没有改善方法。
虽然嫏嬛只是纸上谈兵,但也总好过他们把这些玩意全都倒河里要好。
没错,这个年代的粪便处理方法,就是本着就近原则,随便选一条河倒了了事,所以风景远看山清水秀,近看就跟林升一样,被熏得直把杭州作汴州。
当然,这些玩意儿肯定是不能放在皇宫里的,不然嫏嬛还怎么住。
她让宫人们在背风的一座山脚下堆肥,等过个七八天后,再拿来混进土壤里。
嫏嬛在九州时,曾试过种田,但那会儿她哪知道堆肥这种事,直接就往菜上倒,结果菜都死了,也是在这之后,嫏嬛才知道刚到的新鲜粪便是不能往上浇的,得堆肥。
不过嫏嬛做的这事,在大臣们看来实在是有些恶心,嫏嬛解释自己在某本残破古籍上看到了增产的方法,所以打算拿自己的地去试一试,若是成了,就全国推广,就是不成,反正损失的也不是他们的地。
大臣们这才作罢,嫏嬛也松了一口气。
她还真怕民间传出皇帝喜欢玩屎的传言来,实在是这个年代对信息管制并不严格,皇宫中的宫人更是各个大嘴巴子,青鸾国只管官员们的嘴,却不会管老
百姓的,就是老百姓指着皇帝鼻子骂,他们都能装瞎。
不过嫏嬛还是派人去控制了一下舆论,把自己描述成一心为民,为了百姓甘愿以身涉险的英雄型人物。
大臣们自然没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