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也未必就能成功。这次没有你出力,仁修,广州两役的结果就很难说了。如今总算是保住了静江府和广州,要不然这局势还不知会糟到什么地步。说起来,老夫还要感谢你,当日如果没有派你去广南,那才真是危矣,到真是用对了人。”
杨炎苦笑了一声,道:“相公过奖了。”
虞允文摆了摆手,又道:“但是现在摩尼教军毕境成了气候,如果不及早平定,每拖一日,摩尼教在广南必会稳固一分,因此这次再度兵,平定广南,必须一战成功,如果再有失利,必然会使摩尼教在广南站稳脚踉,我大宋不仅会永失广南之地,只怕真的会有亡国之险了。”
杨炎道:“但是相公为何就认为我合适去平定南方呢。”
虞允文道:“曾经有人建议任用李显忠去平乱,你以为如何呢?”
杨炎想了一想,才道:“如果就能力来说,李招抚自然合适,但刚才听相公一说,从宋金全局来考虑,李招抚现在驻守建康,正是长江的门户,岂能轻易调动,否则一但金军南侵,岂不是危险吗?”
虞允文点点头,道:“你现在也能看清这一点了,所以问题难就难在这里,如果单只有摩尼教作乱到还好办,但有金人在北方就不同了。驻守边境的御前驻军一支都不能调动,只能从临安选择人迭,你觉得在临安的人中,有谁合适担当此任呢?”
杨炎又仔细想了想,终于摇了摇头。
虞允文微微一奖,道:“这就是了,你虽说年轻了一些,但头脑,见识并不差,而且又精通兵法,善于用兵。现在又熟悉广南的局面。虽然说你或许在政务处理上差一些经验,但一来这一次平乱是以征伐为主,安抚只是其次,二来我还可以调用几名善于政务的文官来帮你,所以老夫想来思去,也就是你最合适了。”
说着虞允文转过身来,对杨炎一拱手,道:“现右正是国家危难之际,子昊不可从个人意气,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其实杨炎心里确实还有些忿忿不平之意。但听虞允文这么一说, 心中一凛,忙也一拱手道:“相公之言,杨炎自当铭记。非是我不原为国尽力, 只是事关重要,若是一时不慎岂不误了国家大事,因此还请相公容我三思,方可决定。”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