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道:“把握到是有些,不过第一次独自领军,心里总有些没有底。”
赵倩如微微一笑,道:“远征黑阳山之前,你不是也没右做过类似的远征吗?那是何等危险和困难的事情,你不是做得很好吗?难到说广南之乱比远征黑阳山还要困难吗?”
杨炎摇了摇头,道:“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不能混为一团。远征黑阳山的难度再大,也只是一项军事行动,而且人数也不过六七千,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而这次平定广南之乱则不同,虽然是以武力征剿为主,但其中也还包括安抚百姓,重整秩序这样一些行政的事务,不仅要管理数万军马,还有广南的百万百姓,而且时间绝不短,拖上二三年也说不定,而且其间还不知道会生什么事情。如果用我为主将,那么这数万军马, 百万百姓的生死成败全在我一念之间,这样重要的事情,突然安排我去做,你叫我怎么能心里有底呢?”
赵倩如点点头,道:“不过你能把事情分析得这么透,这也很难得,我看朝中的大臣也没有几个人能看得这样清楚的。”
杨炎道:“不过我忽然想起来,虽然说御前驻军是不能动用,但朝中也有合适的人啊!韩枢密不就很合适吗?他以前是襄阳府御前驻军都统制。带过兵,又懂行政,如果派他为主统一调度,我只管领军打仗的事情,那可就好了。”
赵倩如微微摇头,笑道:“你呀,还是老样子,一提到打仗头头是道,但别的可就不明白了。你以为就你一个人能想到韩枢密吗?虞相公就不会想到吗?”
杨炎一皱眉,道:“虞相公曾经对我说过,这次摩尼教之乱的危害远胜过当初金军南侵,他继然能想到韩枢密,怎会不用他而一定要用我呢?难刭这里面又有什么权力之争吗?”
赵倩如笑得更欢,道:“能想到这一点,看耒你也开了一点窍了,我来说给你听吧。现在朝里的执政大臣算上洪适一共六人。虞相公和韩枢密是力主恢复的,龙大渊和史浩都主张和金国讲和,梁相公和洪适都是主守。你也知道,这一但去广南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韩枢密要是一去,朝中主张恢复的执政岂不是只剩虞相公一个人了吗?虽说他是尚书左朴射,但毕境还不能一手蔽天啊,因此在这个时候,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让韩枢密离开临安的。”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