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帐前,只见杨炎正在帐中看公文,刘复武呆了一呆,正要走开,忽然听到杨炎道:“刘复武,你进来吧。”
刘复武走进大帐,道:“杨帅,末将……”
杨炎道:“你刚挨过军棍,不在帐里休息,为什么还要到外走动呢?”
刘复武苦笑了一声,道:“二十军棍末将还受得住,只是刚才和陈亦吵了一场,心里烦闷,才出来走走。”
杨炎也叹了一口气,道:“你是和我同生共死过的兄弟,这一次我重罚你们,也是迫不得己。”
刘复武忙道:“大人,你处罚的是对的,当初大人带选锋军的时候,谁敢不尊守将令,是末将无能没有管好部署,实在是罪有应得。”
杨炎道:“要是陈亦也能向你这么想就好了。”
刘复武也口叹了一口气,道:“ 末将和陈亦同门学艺近十年,对他的性格十分了解,其实他学枪的天赋很高,但同时也养成了他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性格。而他一直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可以建功立业,但因为出身贫寒,所以碰了不少钉子。尤其是见到一些没什么能力,又靠家族荫恩做了高官的官宦子弟,他总是心中不平。”
杨炎点点头,道:“所以他把我也看作没什么能力,又靠家族荫恩做了高官的官宦子弟了。”
刘复武苦笑道:“我和他说过很多次,大人并不是那种靠家族荫恩做了高官的官宦子弟,可他偏偏就是不信。”
杨炎有一点明白陈亦的心理,一方面他希望靠自己的本事建立功勋,出人头地;另一方面那些没什么能力,又靠家族荫恩做了高官的官宦子弟从一定程度上又挡住了他晋升的道路,因此陈亦又看不起他们,不愿依附他们借力上升。只能以“其实他们都是不学无术,能力跟本不及我” 来安慰自己。这样也造成了他偏激的性格。
但偏偏杨炎又是一个有能力的“官宦子弟”, 而且在远征黑阳山时和陈亦生了冲突,导至陈亦没有参加远征。结果参加远征回来的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嘉奖,而陈亦却一无所获。他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也不自觉的也把这笔帐算到杨炎头上。因此在心里也本能的拒绝相信杨炎的能力,宁可还把杨炎当作那种没什么能力,又靠家族荫恩做了高官的官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