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戈突过来一劝,正好借机下台,还是留下来了。
***** ***** ***** ***** ***** *****
而这时交趾国内也在为是否继续援助高建铭争论不休。
阮酋近回到交趾之后,也不敢隐瞒,把两次大败的经过详细向交趾国王李天祚述说一遍。李天祚听完之后也吓了一大跳,本来以经快打下大理了,万万没有想到宋军一出兵,只用了两战,就把交趾和高氏联军杀得大败,三四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李天祚立刻招集众大臣,商议是否应该继续援助高建铭。
为了掩饰自己的败绩,阮酋近在述说的时候还夸大其辞,把宋军说得强大无比,难以战胜。他的话到也吓到了不少交趾大臣,纷纷向李天祚进言,现在大宋以经干涉了大理的事务,以交趾的国力怎么能与大宋相抗衡,再支持高建铭己是不智之举,应该撤回交趾人马,等待其他的时机。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交趾的文官。
而以交趾太子李全成和大将黎玄德为的一批武将却不以为然,李全成认为,宋朝这些年一直南北用军,国力也十分疲惫了,援助大理的军队一共才三万多人,说明宋朝现在也没有力量大举援助大理,以交趾的实力完全可以对付。这一次失败大部份原因是高建铭和阮酋近指挥无能造成。而且交趾在大理也投入了不少力量,一但不管商建铭,以前的投入就全部白费了,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拼这一阵,一但击败宋军,拿下了大理,交趾的国力可以增涨一倍,从而也可以和宋朝相抗衡了。
同时太子李全成还主动请令,要求亲自领军,去援助高建铭,和宋军决战。两派各抒己见,争论不下。
李天祚思考再三,终于决定还是继续援助高建铭。因为他也知道,宋朝这几年来一直南北用军,这次援助大理以经十分免强了,一但等宋朝恢复了国力,再想找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因此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拼一把。
决定之后,李天祚立刻安排出兵,交趾倾国之兵也只有十万人马左右,上一次阮酋近以经带走了两万人马,国内至少要留三四万人马防守边境、保卫都升龙和各地的安全。
而且现在曹勋已经奉杨炎之令,在宋交两国边境的永平砦、谅山一线陈兵。虽然只有一万多人,却扎下一座可容五万大军的寨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