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附合,纷纷道:“是啊!是啊!”
李师忠接着又道:“虽说是蒙古人挑衅在先,但臣以为杨炎也有处理不当之过。因此依臣之见,还是应该撤消杨炎的职位,另选他人。这样一来,蒙古人也无话可说了,然后朝廷再派人加以抚慰,自然也就无事了。” 这番活又说得不少人频频点头。
赵忱冷笑道:“那么我大宋死伤的将士呢?”
李师忠还没听出味来,道:“自古征战自有伤亡,只需依例抚恤也就是了。”
赵忱点点头,道:“李卿,如果朕命你为使者,去安抚蒙古人,可行吗?”
李师忠立刻吓得脸色白,因为在大宋一直传言,蒙古人比女真人更野蛮,更凶残,让他出使蒙古,可不就是要了自己的命吗?忙道:“臣非是不从命,只是臣对蒙古事务一无所知,冒然出使蒙古,只怕是误了朝廷的大事。”
赵忱冷“哼”了一声,道:“既然对蒙古一无所知,方才又为何有那么一番言语呢?这次边事,分明是蒙古人挑衅在先,虏我大宋子民,伤我大宋将士,反过来还要我大宋去安抚他们,还要因此而罢免有功之臣,这是什么道理?”
李师忠吓得跪伏于地,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自从赵忱登基之后,大宋对外的战争就从来没有输过,现在不仅又打败了金国,收复失地,就连昔日失落的燕云十六州之地也收回了大半,因此赵忱现在的底气也足了不少,颇有一些大汉当年那种“犯我强汉之威,虽远必诛” 的气魄。再得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赵忱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人居然敢与大宋为敌,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们一番。
而且在赵月如回京之后,当夜就进宫,将杨炎对宋蒙双方的实力对比,和针对可能会生的战斗的计划安排都一一向赵忱作了详细的讲解。
赵忱虽然不是马上得天下的皇帝,但继位以来,经历过的战争也不少了,因此对于战事安排并不陌生,而且他对杨炎的能力信心十足,听完了赵月如的讲说之后,就以经下定决心,要和蒙古打一仗,给这些草地鞑子们一点教训。今天朝集大臣聚议,不过是想统一朝廷的意见。
听了赵忱训斥李师忠的话之后,大臣们那还不知道皇帝的想法,因此也都沉默不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