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的典故,若是别个看到还好,偏偏太子乃是圣后嫡孙,却不知是那位贵女做出此诗来,着实有些不大巧,只是这诗笺都是由女官们誊抄出来,这也是宫里规矩,贵人的手迹极少流出。
然而众人看太子面上神色自然,毫无愠怒之色,反倒微微有些欣赏之色,心下又颇赞赏,觉得太子殿下温良恭让,虚怀若谷,着实为社稷之福。只看李知璧含笑对李知珉道:“切看看我拿到的。”说完也拆开手里兰花的白缎子,上边却是一首五绝:“苑里寻春早,苔生白露微。兰香轻染袖,好向故园归。”
他也笑道:“倒是女子手笔。”也并不点评,只命人来铺了纸笔,一笔挥就,也和了一首五言,命人送了回去,又看着李知珉也作了个十分中庸的诗,只是用些国色天香等绮丽富贵的词,不由笑道:“我看那女子写下这等手笔的诗,想必心气甚高,怕是珉弟这平和圆满的诗难入她眼。”
李知珉微微一笑:“我一贯于诗书上稀松平常,殿下也是知道的,不过应付罢了”将自己写的诗和之前那封诗也封了,交给赵朴真道:“你送过去吧。”
赵朴真拿了托盘将那两卷诗托起,沿着山道往望仙台走去。
窦皇后果然在那儿,一身皇后大妆,看起来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神态矜持,微微下垂的嘴角却显示出她有些不喜的神色,她右侧坐着东阳公主,仍然和从前一样衣装辉煌,钗环璀璨,她面容却绷得紧紧的,显然也不是很开心。
这倒奇了,按说东阳公主不高兴,窦皇后多半就有些开心了,赵朴真微微抬头偷看席上,贵女们如上官筠、王彤等人倒都是意料之中,世家讲究格调,赏花宴一般不会穿成花枝招展去和花争奇斗艳,反倒要穿素淡或是暗沉来衬托娇花,却在首饰衣料穿戴上分外讲究,和那平头百姓的闺秀们大不一样。
不过赵朴真一贯是对这些所谓的配色和格调不大欣赏的,自幼就拘在宫里生活匮乏的她,就喜欢满满当当的花样,鲜明热闹的颜色,若是哪一日她不必伺候人了,那一定要红的紫的,要多艳就穿多艳。赵朴真捧了诗卷上前递给负责的女官,心里暗自揣测着,转眼却豁然发现窦皇后左侧竟然坐着一位道姑,这道姑身披浅青色蚕丝道袍,头上戴着整块的碧玉雕琢的莲花道冠,眉目极清美,赫然正是道号知非的前任皇后,崔婉。
她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