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点头了:“我看各位办得很好,主上也一定嘉许的。只是从大纲上看,这《西游记》之后的篇幅怕还不小。要是再有如三打白骨精,唐僧驱逐孙悟空的事体,又为之奈何?今日的法子,毕竟不能久用!”
探子假扮的书商能说得吴承恩心动,靠的不是什么巧舌如簧,单纯就是那一张一百两的银票罢了。以如今的行情,一百两银票足够吴家在京城自在度日,舒舒服服过上一年有余。一年多的生活费砸到头上,那确实得气短一二——给的是在太多了嘛。
但射日居士又不是傻的。狂热书粉为了追书下一次大手笔也就罢了,哪里能三番五次的用银子硬砸?更不用说吴承恩与李句容李阁老交好,要是言谈间稍微漏出一点什么,东厂的秘密行动搞不好就得被文官们看穿底裤。
堂堂东厂厂公、臭名昭著能止小儿夜啼的宦官巨佬,居然组团去蹲一个无名书生的小说更新!这种事情若传扬了出去,那东厂十八代厂公的脸也不够他们丢的。郑和汪直要是泉下有知,非得下重手将黄公公打入另册,和小孩哥混一桌不可。
旁边的千户深明此理,躬身回报:
“厂公指点的是。这吴承恩性子散淡,断难约束;要是再四处闲逛,岂不耽误了更新?我们的人也难以插手。以属下的见解,还是给他寻点清闲的营生,也好管束一二。”
快活自在的人最难管理了,还得给他找份班上一上,变成了社畜才好拿捏。
黄公公甚为赞许:
“你说的正合我的心思。但这营生还要仔细斟酌,落脚的所在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更不得叫人看出了端倪。”
催更的事情是圣上交托给他们的机密,绝不许外人知晓。要是直接在皇家或东厂的产业中给吴承恩找份活干,搞不好李句容立刻就能闻出味道。但要是在不知底细的外人铺子里安插位置,又怕锦衣卫往来频繁,引动主人家不该有的注意。这样的职位,还真要费一番思量。
——所以,京中有没有哪家贵戚是家大业大,与皇室亲近密切,方便随时安插人手;同时又是个稀里糊涂、不可理喻,完全留意不到锦衣卫小动作的癫公呢?
果然,解决问题的第一要义是要理清问题,如今问题一旦理清,黄公公的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