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刚峰将奏折看过几眼,虽然依旧是诧异得不敢置信,但仍然反应了过来:
“以陛下的圣明,应该不会听信这样的话……”
“圣上当然不会听信的,谁会因为一封奏折就斥责满朝的重臣?尹王自己恐怕都不敢做此妄想。”世子直接道:“但奏疏有没有效力不要紧,关键的功夫却在奏疏之外。如果明知道奏疏不会有效力,又为什么要费这个精神?”
海刚峰默然了。
“一篇奏疏骂尽了文武百官,敢这样做的人物,大概只有两种可能。”世子平静道:“要么此人真是天下第一的忠臣直臣贤臣,无党无私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即使拼上了身家性命也要正君道明臣职,绝不肯随波逐流,啜饮此沧浪之水。要么嘛……要么就是此人大奸似忠,纯属江充一流的人物,是要靠得罪百官来断绝结党的后路,再以断绝后路来献媚于君上,酷吏常用的手段而已。”
……至于尹王是何等人物,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海刚峰愕然半晌,只能勉强道:
“陛下还是英明的。”
“陛下英明,难道孝武皇帝就不英明了吗?酷吏这样好用的工具,越是英察明断的君主,越是喜欢得不得了。”
海刚峰只能默默不语了。他是对飞玄真君有那么一点滤镜,但毕竟在京城繁华之地呆了如此之久,又自世子带回家的公文中窥伺过如今天下的局势,哪怕猜也猜得出当今皇帝的为人。辩解之词,无论如何也说不口。
“当然,现在事情还没有定下来,倒也不好妄自揣测。”世子收好了奏折,似是安慰,又似自语:“但是,奏折上毕竟已经点了我的名字,自然绝不会是什么好意;如果将来这位尹王真露出什么酷吏嘴脸,穆国公府恐怕逃不脱这朝中的惊涛骇浪。真到了那个时候,很多事情怕就要耽搁下来了。”
海刚峰愣楞看着他,却见世子从袖中取出一封公文,摆在了桌上:
“这是内阁的急递,已经加盖了吏部的大印,刚峰先生拿着这封公文出发,立刻就能到江浙交割上任。”世子徐徐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风波中不能一艘船全部都翻了,请先生今天就走吧,我已经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