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喻……
在闪了两刻钟后,天书终于停了下来,或者说,“重启成功”了。它先是变成了一片空白,然后骤然弹出了大量的文字:
【……毫无疑问,这些举止极大动摇了皇权……】
真君蓦然瞪大了眼睛!
第146章 泄漏
这几个字只是一闪而过, 随即再无踪迹。但飞玄真君显然不会错过这样关键而致命的消息,他以绝不符合这个年龄的敏捷迅猛扑了过去,开始疯狂摇晃那本可怜的天书!
要不是天书无法录入语音, 飞玄真君非得咆哮着怒斥它欺天不可!
功夫不负人心,在狂猛摇晃之后,天书吱吱作响, 无可奈何的挤出了一段新的内容, 虽然夹杂着大量的“烫烫烫”、“锟斤锟斤”、“404notfound”,依然勉强可以辨认:
【以下内容不宜公开——错误!错误!锟锟烫烫烫——】
【……从表面上看, 中西海战的结果似乎是完美的;皇帝、朝廷、官吏、沿海新兴的资产阶级、底层的平民, 每个人都从战争的胜利中获得了丰硕的果实,只是果实或多或少而已;蛋糕如此丰美, 如此甜蜜,足以抹平国内一切的矛盾与纷争,团结所有阶层, 继续扩张下去。
但是,这样美好的蛋糕,真的是没有代价的么?
长久以来, 历史学家们喜欢用“悬崖之蜜”来比喻甲寅变法的成果——困在悬崖枯树上的熊尽情舔舐着从头顶滴落的蜂蜜, 浑然不知腐朽的树木即将坠入万丈深渊;同样,甲寅变法之后,大安朝廷也是沉醉于丰厚肥美的回报之下, 浸淫于战争红利及生产力提升所缔造的虚假繁荣, 乃至于忽视了他们日益虚弱的统治基础:
封建所有制在瓦解、大逆不道的新思想在传播、激进的工人大批渗入军队,暴力武器不再可靠;而摇摇欲坠的基础之上, 则是一个日益萎缩、干枯、无能的朝廷。如我们曾指出的,甲寅变法后十余年, 朝廷财政收入膨胀数倍有余,而中枢处理的事务居然并没有什么增长。不知就里的泰西大儒可能会将之鼓吹为自由主义的伟大胜利,但任何熟悉华夏政治的人物都能立刻从中闻出可怕的气味——这意味着中枢的神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