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一个则是以纯粹的情绪体验控制住了观众使他们动弹不得。
不过这个改动还不是问题最大的,其实费尔舍导演最让李平不满的,应该是他微妙地改动了几个人的性格,譬如露西,费舍尔导演大概是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摊上这样的家长,在决心以自己的死亡向她复仇后,居然还那么温顺地放弃了这个念头,要少年别给特蕾莎看这卷录像带。
同样的,他也理解不了少年为什么真能看着露西就这么自杀,最后那段剧情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一团乱麻,所以他大手一挥直接改动了这场李平导演的得意之作,将这卷录像带改成了少年原本是在湖边玩耍,意外拍摄到了露西投湖的影像,他连忙想要划船去救她,但还是去晚了,害怕自己被当做杀人凶手的少年不敢报警,自己偷偷地销毁了所有痕迹,当然这些他试图销毁的痕迹也成了后来特蕾莎锁定他的重要原因。
简而言之,费舍尔导演是个正常人,所以他下意识地将所有人的行为都“合理化”了,他觉得这些人的行为看上去太不正常,观众肯定也会觉得很困惑,所以他把这一对少年少女改成了“正常人”。
这个改动看似不大,因为露西和这个少年在整个电影中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加起来可能也就十几分钟的出场,他们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且改动了更方便观众理解不是吗?
所以露西成了以死亡复仇的叛逆期少女。
少年成了救人未遂陷入噩梦之中的普通人。
这两个角色的确变得更好理解了,整个故事也变得合理了,但是这个改动给故事加上了“合理性”的同时,也彻底让这个剧本变得普通了。
不论是露西还是少年,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很特别的温柔,而温柔是一种让人震撼的特质。
李平导演其实就是一个温柔的人,所以才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
他的笔触其实很犀利,他对他的每一个角色都很残忍,辛辣讽刺绝不手软,但是同样的,他对他笔下的每一个角色也都很温柔,他的风格有点像李寒香,只是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李寒香是淡化情节的冲突,在平淡的剧情中加入尖锐的笔触,而李平导演则是为冲突剧烈的情节加上一种特殊的平和。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