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纯数据, 往科普书里塞公式都会导致读者的流失,更何况是电视剧呢, 所以王导引入了公司们这样的角色,反正他对女主的定位就是哪里有赚到钱的机会她就出现在哪里。
现在正好播到主角想要趁机吞下一个现金流出问题的公司,然后拆分后卖给其他人赚取差价,名副其实的秃鹫。
剧情里的人将女主的这一动作归因于她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因为她正在蚕食的这家公司,正是她上次破产的元凶,做空头的,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早晚都要碰上轧空,女主也遇上了,她在那一次轧空中损失了上亿美元,直接导致了她的第三次破产,所以剧情中的记者们在报道时称她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卷土重来就是为了报复这个当初让她栽了一个大跟头的公司。
不过观众比这些剧情中的记者离女主更近,他们可以看见,和“睚眦必报”并没有任何关系,主角之所以瞄上这个公司,真的纯粹只是利益考量,回报率太高,所以她内心的捕猎欲望就被激活了,仅此而已。
但这听上去像是为她“洗白”的一句话其实并不意味着以更近的视角看着她的观众会觉得对她更有好感一点,事实上,他们觉得还不如“睚眦必报”这个理由呢,那起码会显得女主像个人,这样的纯粹利益考量只会让他们更加无法共情女主,头一次见到比心怀恶意的角色更让人无法共情的角色。
就连当初的女帝在没揭露她的前情时都要更好点,毕竟女帝确实是为了大义,《赌徒》这位主角纯粹就是利益驱动啊!
而这时,终于有人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怎么回事?为什么剧都快播出了十多集了,他们还是只能管女主叫女主,她的名字呢?如果说这时候只是一两集没名字的话,他们可能还会觉得哦可能编剧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介绍主角的名字吧,但是这都十多集了!这怎么想也不是不小心遗漏或是一直没找到机会吧!
于是,观众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女主没有名字,好像是王导故意的。
那么为什么要抹去她的名字呢?
总不能就是为了折腾观众让他们提及女主的时候更费劲吧,这一定有什么意义,于是,《资本代言人》这个曾用名的用意呼之欲出。
女主的所有非人之处都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