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予夺,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而大臣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快速做出应对,化解了一场危机。
原来这就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博弈。
会试之后一个月,也就是三月十五日,考中的贡士将在皇极殿参加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或廷对,顾名思义,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由他亲自主持策问,为考生赐策也是一大祖制。
今年嘉靖身体不适,决定“不御殿”,传谕旨到内阁:命礼部官给散制题。
朱翊钧却抬起头来看着他:“皇爷爷,我能去看看吗?”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选中徐文长教兵法呢,因为徐老师既有实战经验,又有教学经历,连教材(纪效新书)我也不是瞎说的,李成梁(江湖人称清太祖)可以作证。
第64章 嘉靖问他:“你去……
嘉靖问他:“你去做什么?”
朱翊钧回道:“不做什么,我就想去看看。”
嘉靖问他:“你知道什么是殿试吗?”
“知道呀!就是考过会试之后,又在大殿里再考一次,给他们排顺序。”
嘉靖又问:“那你知道科举的目的是什么?”
朱翊钧想了想,说:“当官。”
人家考生还知道说一句经世济民,报效国家,他倒是直白,一语道破本质。
嘉靖却说道:“对天下士子而言,科举的目的是入朝为官。对朝廷来说,是什么?”
朱翊钧小小年纪思维敏捷,反应很快,语调轻松的回答道:“是为了选他们来当官呀。”
嘉靖淡笑不语,看着小孙儿那双明亮澄澈的大眼睛,挥了挥手,对静立一旁的李春芳说道:“也罢,他既然想看看,你且带他去罢。”
嘉靖不御殿,钦点礼部制题,李春芳担任礼部尚书,这件事自然由他主要负责。
他看一眼朱翊钧,这位小皇孙一天也不闲着,对什么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