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我下次再来看望你们。”
“……”
俩老的被小的教育了一顿,奈何开不了口,只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朱翊钧又亲自将穆宗神位送回昭陵,路上还不忘叮嘱他:“皇爷爷要是凶你,你忍一忍,毕竟他是你爹。往后,等我来了,我能治他。”
张懋修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朱翊钧隔三差五就宣他来御前陪自己看书、闲聊。
张懋修从小就乖,读书颇有天赋,又勤学,励志要成为杨慎那样的“相门状元”,他也的确做到了。
朱翊钧却道:“状元及第只是开始,杨慎的博学,可不仅仅止于此,你要成为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杨慎著述种类之丰富,明兴至今,皆称其第一。
朱翊钧小时候就读过他的那首《临江仙》,后来又让人搜集了许多他的著作,藏于宫内。除了诗歌词曲之外,还有经学、史学、医学、编纂、杂著考订、音韵文字、诗词和书画评论等等。
这只是朱翊钧搜集的一部分,据说在云南和他的家乡四川还有好多。
朱翊钧知道张懋修肯定爱看,空闲之时,就宣他来文华殿,陪自己一起看。
这日,二人正在读杨慎所著的《云南山川志》,里面不仅提到了云南山水,也提到了缅甸,朱翊钧非常感兴趣。
他一心二用,一边让张懋修读给他听,一边批阅奏折,披着披着,王安从门外跑进来:“陛下,云南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急报。”
第298章 公文传书全靠驿站……
公文传书全靠驿站,每个驿站相隔二十里,童若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按规定必须以每日三百里的速度传递。
但若遭遇紧急情况,传递速度可达每日四百里,甚至六百里,最快能达到八百里。也就是每个驿站都用快马,用最快速度跑二十里,到达下一个驿站立即换马,如此,便可达到一日千里。
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手里的公文,不是灾害,就是战乱,不管哪一个,都是天大的事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