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鼓锤重重落下,一下比一下更迅疾。雄浑的鼓声隆隆作响,绵延不绝,顷刻间响彻朝野。
正在上朝的百官听见鼓声,都面露诧异,停下了议事。
明安帝皱了眉,问道:“何人击鼓?”
传讯的侍卫层层上报,殿外值守的武卫统领得了状纸,入殿禀报:“启禀圣上,击鼓者乃芝兰学子庞郁,所告之人为泾水州府官员,共计十二人。”
一听此言,朝臣们都倒吸了口凉气。
一个没入朝的学子,一口气状告十二名地方官?
这事实在荒诞了些,立马有人鄙薄道:“黄口小儿,哗众取宠!我看他这是借水患之机,为自己博取名利吧?”
“是啊,如今水患未定,正是要安抚民心的时候,他倒好,一下子把泾水要员全告到御前,这不是存心搅和生事么?”
“听说这个庞郁向来恃才傲物,在兵部观习时也爱逞口舌之快……”
朝臣们议论纷纷,直到明安帝不悦地敲了敲御案,朝堂才肃静下来。
明安帝问:“依众卿看,此事如何处理?”
众臣彼此眼观鼻、鼻观心,有不少人都偷偷瞄向中书令裴颂,想看他的态度。
裴颂不动声色地轻咳了两声。
很快,他身后礼部的一位官员出列献策:“启禀圣上,按祖宗旧制,为防举劾冒滥,击登闻鼓者需受廷杖三十,以表决心。”
明安帝摆了摆手:“就这么办。”
午门外,围观的百姓们已将康衢大街围得水泄不通。庞郁所揭露的泾水官场丑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民众间口耳相传。
贪官污吏的形象与“官仓鼠”重叠在一起,在人们的想象中愈发面目可憎。在这样的对照下,崔文勉倾尽家资为民筹粮,却在归途中遭人暗害、覆车而亡,这样的惨事,就更令人扼腕痛惜。
前些日子,百姓们还在为《采莲传新编》中的李叙和梁采莲落泪,而如今,庞瑛穿着未亡人的孝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