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称“上党之地,据天下之肩脊,当河洛之咽喉”,“肘京洛而履蒲津,依太原而跨河朔”。
李守节要从天下之脊的上党前往汾河下游的临汾盆地,就必须要穿越茫茫太岳山。
不过好歹上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前人早就踏出了一条岭道,供行人来往。
这条路前半道是从长子县出发,跨过与发鸠山相连的刁黄岭,到达冀氏县、乌岭关,再走乌岭道到达神山县,由此进入晋州地界。
虽然只有短短不到400里的距离,但崎岖难行的山路,李守节这队昭义军人马仍旧花费三天时间方才走过一半路程。
尽管人人有马,更是有橐驼随行,但是此番外出毕竟不是军事行动,为了保存马力,在山路行走的时候,这群职业军人纷纷选择下马牵行。
当然也不排除岭路难行,为了防止出现交通事故,下马牵行更安全,起码李守节就是这么想的,他的骑术还是不足以支撑他“狼奔豕突”。
在众人艰苦跋涉三日,到达冀氏县后,李守节只得下令在县城外的客馆休息半日。
谁曾想又偏偏遇上了连日阴雨的天气,一行人在乌岭关一待就是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