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隰州之战(一)
四月二十九日,晋州兵马都监李谦溥赍着任命状,率领百余人马取道慈州北上,朝着隰州进发。
同一天,侯霸荣和昭义军亲军都士卒梁小乙一人双马,从晋州出发,取道乌岭道,直奔昭义军求援。
晋州建雄军节度使杨廷璋则把隰州的军情,一一记录在册,令人传往东京。
杨廷璋的军情文书里提到了李谦溥和李守节,并且以他和李谦溥的名义,向郭荣举荐李守节,简略提到了李守节的平汉方略和隰州军略。
在文书里,杨廷璋对李守节不吝赞美,认为他是年青一代将家子弟中的翘楚,希望郭荣能够量才任用。
郭荣即位后,有感于地方能吏甚少,常常下诏令朝臣文官举荐地方州府幕职官,不避姻族近亲。
他通过采取举主连坐的方法,提高举荐的公平和可靠性。
也就说,身为一方节度使的杨廷璋,没有顾忌自己的武臣序列,通过上书成为了李守节的举主。
尽管李守节有了供奉官的阶衔,也有了衙内指挥使的军职,但其实他仍然是一个官场“白身”。
杨廷璋不论是作为河东前线的节度使,还是郭荣的舅舅,他的举荐分量自然不会轻,也因此他对李守节的看重也是实打实的。
四月的最后一天午后,微风拂过河谷,两拨探子先后回到抵达汾州汉军大营。
此时的李隐已经得知,隰州刺史孙议病重不能理事后,他擂鼓聚将,正式下令南下隰州。
李隐朝左右笑着说道:“此乃天助我也,此时不取隰州,更待何时。既然如此,今日即迅速行军,南下隰州。”
他又朝着赵训说道:“赵训,你立即回晋阳,向官家禀报,今日我李隐南下隰州,让官家静候捷报。”
面对李隐的安排,刚刚返回大营的赵训没有推辞,正好他也准备把之前从李守节哪里得到的金银,送回晋阳。
李隐已经在次驻扎数日,越来越临近他的约定之日,他早就急不可耐了,当天即率军南下,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