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心,不厌其烦地提示他对河北民风的赞美和看重。
“唐时杜牧有言‘夫河北者,俗俭风浑,淫巧不生,朴毅坚强,果于耕战’,所以岳父还请多多派出游骑通知周边州县协助,招兵一事不当局限于大名府一地。”
看着李守节对招兵一事如此上心,符彦卿揶揄道:“哈哈哈,你这孩子看着沉稳,还是沉不住气啊。”
“你放心,我与冀州原刺史张廷翰有旧,冀州方面的将吏想必也会卖我几个面子,大名府北就由我联系冀州刺史,便宜行事。”
“其他几面的将吏想必也不会抗拒此事,招兵一事你就放心罢。”
“是了,天子的岳丈招点兵,不是什么大事,大名府周边的州县不会非要挑刺,从中作梗的。唯一值得考虑的就是,如何能够吸引真正有本事的能人来从军。”李守节如是想。
思量已定,李守节提议道:“岳父,招兵之时不妨多加几点;一是如果其人一旦通过招募,每月军俸一贯钱,安家费发十贯。而即使其人没有通过选拔,失败者根据他路程的远近发放路费。”
“此番前来,我带了不少财帛,除去聘礼,可悉数用于此事。”
即使符彦卿见多识广,也还是讶异于李守节的大气。他抚须长叹:“何至于此?”
“得臣,你心里似乎有点急迫?”
“能不急嘛,没准赵老三已经开始给我画小人了。”
李守节往座椅侧后倾斜了两下,改变了先前不断虚前席的姿态,方才回道:“夫耻怯尚勇,好论事,甘得而忘死,河北之人,殆天性然。此番招军,我觉得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再说,‘千金散尽还复来’,相比这点钱帛,弓马娴熟的人对我来说最为重要。”
“好一个‘千金散尽还复来’,你既然如此,我也不能看着你一路风餐露宿地回东京,让六娘也遭这份罪。”
“先前抄刘思遇的家,所获颇丰,这里面也有你一份的功劳,我拿出一半来替你招兵。”符彦卿豪气地说道。
“多谢岳父。”李守节确实需要这笔钱,而且他也不喜欢做那虚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