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下败下阵来,被迫加入二人夸夸群中。
余冬得了大家的夸赞,见哥哥们有事要做,兴冲冲地端起鸡食去喂鸡。
晌午泡的两斤豆子也泡得差不多了,贺晏与余满一人带一个,分好工后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一时间井然有序起来。
很快到了点豆腐,余时仁领着余庆礼溜出去,贺晏拦都拦不住。
“小满,”贺晏突然开口,“我还没问你,你介意把这手艺教给仁哥他们吗?”
要不是看了余时仁他们的举动,他还想不到这茬。
要知道在现代这些手艺上网一查比比皆是,谁都能做,比的不过是谁的品质更好,又或者更物美价廉。
而放在大兴朝,就连发个豆芽都藏着掖着的时代,一门做豆腐的手艺可以源源不断带着银钱,自然更是不可外传的。
要不然那些人也不会听了能来这边当帮工,就立马捧着余满。
“不介意啊。”余满说,“之前我爹么就说过如果我出嫁了会教给大伯三叔他们,想来就算我没出嫁了也是可以教的啊。”
前不久他也有提过这事,但三叔他们矢口拒绝了。
豆腐点好,搅碎成豆花,余时仁他俩便开始学着怎么斗手腕,使其快速均匀地泼在模具里,而后时间怎么掌握,要压多久……
等俩人上手压出了四斤豆干来,最后那板总算是厚度适中,口感坚韧,已经合格了,余庆礼才松了一口气。
还真别说,这活儿好像很简单,但做得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约定好明日一早上上门的时间,余满就让堂哥一人端走一斤豆干和一条鱼。
剩下两斤,他们自己留半斤,还有一斤半一分为二,一半送去给沈乐他们,一半送去给孙媒人家。
翌日天还未亮,雾气笼罩在山巅还未散去,余时仁、余庆礼便敲开了门。
四人合力将六十斤豆干做出来,又做了十五斤豆皮,十斤豆腐,做好了俩人都顾不上吃早饭了,和余冬交代一声,便出发前往阳东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