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与殿下论起来是同辈之人,家中子女算得上殿下的侄子侄女,虽比不得殿下风华绝代,但都是忠厚老实的性子,也可入宫帮衬殿下一二。”
那一日薛明山本是要试一试伯父的口风。他想着哪怕温承再宠爱薛映,可薛映在名义上已经死去,天下人都以为温承为着王妃才起兵叛乱。王妃如今还活着,百姓们难免有人会揣测这是一场阴谋,对温承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为妻子服丧一年,再改名换姓,换一个身份在温承身边。
但薛怀玮对此事并不关心,只一心想着做事,薛明山思虑再三,虑及薛映和他们只是同族,并非近亲,就算宣德帝在世以仁厚之名著称,亦有三宫六院,他若是趁机将自己的子女送入皇宫,才是正经道理。
于是话说完之后,薛明山抬起头,充满期待地看着薛映。
薛映听完前后话语,渐渐想明白过来这是如何一回事情,于是看向薛明山没有言语。
薛明山见位于高位上的人并没有斥责,反而安静地看着他,似乎赞同他的想法,当即受到鼓励,继续道:“您的身份来历,若是被别的臣子们知道,怕是也会对小殿下不利。如今陛下起复忠勇伯府,自是一家血脉,臣全家上下定会为您遮掩。”
因着是同族,他能打听到更多的消息,便是知道薛映母亲的来历,哪怕他不知道薛映的母亲来自于休循的皇族,也能知道他的母亲来源于异族。
薛映听得明白,这是在威胁他来自母族一半的休循血脉,想以温启的日后要挟自己了。可他们并不知道,温承早已知道,并且毫不介意。但他们怕是觉得,哪怕温承对此不在意,可大胤不少人对于长相与自己有所不同的外族心怀忌惮。
温承为了他们这个家,做了这么多事情。自在泊州之时,薛映早已想清楚,他同样会维护好他们的家,绝不会只让温承去担负这些。薛映此刻不怒反笑,但笑意未至眼底,带着几分讥诮:“你以为陛下肯高看一眼忠勇伯府,是为了拉拢宣德年间的旧臣,想要让大家觉得无愧于先帝才如此做?”
听着薛映的话,薛明山愣了下,他想过薛映会拒绝,但没想到薛映会是不屑一顾的样子,于是道:“臣自是不敢如此作想。臣只是一心为殿下着想,故而献计。”
“满朝文武多少功勋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