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趣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杂趣书屋 > 玄武奇侠传 > 第46章 廖家祠堂

第46章 廖家祠堂

;后来廖氏先祖辗转逃到四川,在成都东大街石柜台的“廖剪刀”舍下寄居。

过了两年迁到石板滩安家定居,在镇上开设土布染坊营生。

廖氏家族发展壮大后,在石板滩镇修建了廖家祠堂。

石板滩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之间的丘陵地带,为川北古道的重要驿站。

镇上先后建有玉皇阁、观音庙,以及广东会馆和湖广会馆等,逐步发展成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石板滩附近常有土匪作乱,为了防盗保家,场镇上习武之风盛行。

晚上,族长廖家华召集廖春雷的伯伯、叔叔和部分族人来喝酒。

席间,廖春雷给大家讲自己在山东参加义和团,率众杀洋鬼子和清兵的故事。

族人们早已对洋人和腐败的清朝政府恨之入骨,齐声称赞廖春雷的英雄壮举。

原来,清朝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清廷为偿付洋人巨额的赔款,加重了对各地民众的压榨,致使民怨沸腾。

四川省每年分摊赔款二百二十万两白银,地方官吏以各种名义把赔款分摊到农民身上,使得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四川今年又遭遇大旱,石板滩镇百姓颗粒无收,很多人食芭蕉根、榆树叶、草根等充饥。

而官府仍加紧摊派赔款,增旧税、加新税,逐级贪污搜刮,致使农民对洋人和清朝政府的仇恨与日俱增。

全川乡村发生了吃大户,抢粮和抗摊派赔款的斗争。

石板滩廖家主要靠手工染织业糊口度日,可是,苛捐杂税压得廖家的土布染坊难以为继。

族长廖家华告诉众人,自古以来官逼民反。

邻近的资阳县,农民揭竿而起,在李钢中和刘自强的领导下,成立了红灯教。

凡加入红灯教的信徒就不上粮,不纳捐。

大家打富济贫,把有钱人的粮食拿来给大家分。

红灯教贴出“灭清、剿洋、兴汉”的揭帖,号召百姓烧教堂、杀洋人、杀贪官,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