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军丢失北门和东门后,赵尔丰只能将战线收缩,把防守重心移到总督府的四周。
于是他派人在总督府的周围,加紧修筑起地堡暗道,配置先进武器,设置了三道防线,由田武魁亲率重兵保卫总督府。
赵尔丰身处同志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在紧急关头,他想到了荥经的傅荣华和川东的清军协统武威。
他立即写了两封密信,派亲信一封送给傅荣华,一封送给川东的武威。
赵尔丰又派幕僚去成都少城,这里驻有满清的八旗兵。幕僚走进军营,见到了旗人将军裕坤。
传达赵尔丰的口信,请将军出动八旗兵,守住成都西门,协助巡防军保卫总督府,同时策应傅荣华的边军从西门进入成都。
列位看官,成都少城是怎么一回事?裕坤将军是何许人也?
原来,康熙皇帝鉴于四川易守难攻的特点,为了加强镇守四川的军事力量,防止总督在四川搞独立王国。
同时又便于应对藏族、羌族和彝族地区的突发事件,专门调满清八旗兵入川常驻成都。
这些八旗兵由朝廷派的旗人将军统领,不受地方总督的管辖,旗人将军只听命于清朝中央政府。
驻在成都的旗人,自认为社会地位比汉人高一等,八旗兵经常骚扰百姓,不断制造摩擦,引起成都市民的极度反感。
后来年羹尧在四川任巡抚期间,为了便于对八旗兵的管理和约束,他向朝廷建议,在成都西门外修建一座少城(又叫满城),设立八旗军营,专门供八旗兵及家属在内居住。
裕坤是满洲镶红旗人,曾任凉州副都统,现在担任成都少城的八旗将军。
少城与总督府虽然各自独立,互相监视,但是在涉及清朝政权存亡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总督和八旗将军又得互相支持。
裕坤将军接到赵尔丰的密信后,尽管对他的做法颇有微词,但是也不能见死不救,任由清政权垮掉呀。
因此,他对八旗兵做了相应布置,派旗人去协助巡防兵坚守西门,同时派人与荥经的傅荣华联系,策应他的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