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是资阳的著名悍匪,聚集了两三百土匪为害乡里。
成都兵变期间,他俩带土匪进成都,大肆抢劫商号,放火焚烧民房数起,控案累累,实属罪大恶极。
且说尹昌衡虽然诛杀了赵尔丰,基本平息了成都兵变的乱局。
但是清廷还没有彻底垮台,四川复杂的社会并不平静,仓促成立的军政府仍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鉴于哥老会在四川的强大影响力,尹昌衡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坐稳总督宝座,决定拉拢和利用遍布全川的哥老会组织。
企图通过哥老会严密的组织体系,来逐级管理社会和民众。
由于大汉四川军政府里,罗纶是袍哥舵把子,尹昌衡决定自己也要当舵把子。
于是在政府办公大楼门口,公然挂起袍哥“大汉公”的牌子,尹昌衡自任“大汉公”袍哥总舵把子。
尹昌衡在登上都督宝座后的几天内,天天跑到成都各大袍哥公口去拜客。
各公口的舵把子巴不得与尹昌衡扯上关系,争相与都督称兄道弟,为他挂红敬酒。
因此,尹昌衡每次回军政府时,都是红绸布裹身,骑在高头大白马上面,披红挂彩,十分耀眼和滑稽。
当时在四川军队里,很大一部分人都参加了袍哥。
军政部长周骏便学尹昌衡的样,在军政部(陆军)大门口挂起“大陆公”的牌子,自任“大陆公”袍哥总舵把子,以便拉拢军队里的袍哥。
接着,军政府参谋部的人员,纷纷要求参谋部长王右瑜,挂出袍哥“大参公”的牌子。
于是,全川的袍哥们便开始由地下转为公开活动,自动起来维护当地的治安秩序。
一时间,在成都及附近各州县,袍哥公口林立,什么“大兴公”“共和公”“忠义公”“多福公”等等,多不胜数。
当时,“嗨袍哥”成了社会时髦,红极一时,被称为“点点红”。
一个男人如果不会说几句袍哥暗语,不懂一点袍哥的规矩,都不好意思混社会。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