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向辽东浪死”而奋起反抗了。
天子明明是个很聪明的人,李世民找了很多关于他的评论,不说那些调侃或翻案的,很多人也认为他早期的改革有想法也有针对性,跟那种糊涂的昏君不是一回事。
李世民想,天子大概不是不懂军事,也不是不懂治国,他只是不在乎死人罢了。
那些死于道路的役夫,那些将要填了辽东大泽的白骨,那些间接饥馁而死的妇孺老弱,他都知道,他只是不在乎而已。
那么我呢,李世民在马上认真地摸着心口询问自己,我在乎吗?
或者说,我仅仅是因为比广大帝多懂一点,看到了更多的历史。
看到了唐末的黄巢,元末的红巾,明末的闯王,清末的太平天国,所以我在乎。在乎那些蝼蚁一样的人,被逼到活不下去的时候,也能掀翻一切,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所以知道要对他们好一些?
还是我真的在乎百姓呢?
他只是一个今年十一岁,算上穿越到未来那一年,心理年龄也就十二岁的少年,在一个奇遇中看到了后世的史书,知道自己将要成就的事业。书上说他爱民,但他那一朝也打了许多大仗,甚至将年纪不足的丁口也列入了征召的名单,看起来好像也是得到了当世与后世的普遍认可,是为了国家不得不打的仗。
他也亲征过高句丽,不能说输,但也未尽全功,自己不愿意厚颜称之为胜。
可是他们又说他改过史,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后世人为这个长篇大论的吵架,看得他一脸茫然。而他也不知道,史书没有写的地方,究竟会不会也有一个郭通的父亲被征发离开,生死不知,徒留家中老弱啼哭。
“我不会改史的。”他低语,放下了手,“不管历史上有没有,以后都不会。”
第38章 再度穿越前的余事
李世民问过自己, 如果没有那一番奇遇,他会不会在意这样的事。他自己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
他想,他应该是会在意的, 他自问不是一个狠心的人。如果要做帝王, 自然也会在意民生, 还有民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