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大汉虽然最后也可以说有一半亡于民乱,黄巾起义最终引爆了所有的问题。但不管西汉还是东汉末年的问题,离刘彻都远得很,他现在除了推广农业技术和未雨绸缪地削弱世家加强皇权之外,也就是将数理化的比重在大汉的教育中提升了。
不像嬴政,六国之民难以归心,死后不久天下就乱,怎么维持稳定确实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昨天聊的这事他就不像另两人一样骂个爽就完,睡下后一直在想。
他想这个时代的人又不是傻子,为什么要纵着这些刁民呢?
跟未成年犯罪的保护还不一样,那不是迫于当代某些道德要求,归根到底,似乎还是为了稳定,且不管这是不是带来更多怨言。
他倒不是想学,时代不一样,在他那时候还是“把你们统统杀掉”更简单有效一点,他只是由此又延伸开去,想着这一阵的见闻,想着粮食产量提高之后,将秦国原先也比较简单的平衡方式改革得更加隐蔽,引导平民在秦律允许的途径中追求自身的进阶。
在轵道亭已经开始尝试这样做了,原本秦国甚至会惩罚“不务正业”,在自己行当外有所发明的人。但现在他允许轵道亭的农夫经商、做工、读书,以后也会慢慢扩展到秦国其他地方。
他平常注重养生,但心事也重,有事一想就想得一夜没睡,凌晨给刘彻随手发了这两个字。
把刘彻也搞得睡意全无,一时没起床,坐起来出神了好一会,叹了口气。
他已经有些明白大汉为什么比后世的时代延续时间都长,乃至“独以强亡”了。并不仅仅是因为汉的科技超越了周边的蛮夷——汉人的王朝就算死于蛮夷,往往也是因为内部原因,而不仅仅是蛮夷的科技水平进步了。
其实与春秋战国时从无农民起义颠覆一国,秦一统后立刻出现了大规模农民起义一样,无非是封建时代的局限性,一旦一统天下,中央朝廷就面临了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治理地方。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