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两家人安置之所并不在城里,而是在乡间,李渊特意嘱咐,给两个儿子一人划了一大片上好的土地,就是没带浮财过来,也是个安逸的富足地主之家。
李世民心大的很,或者说根本没把他们当威胁,都没从京里派军士看管,只按例让地方上监管罢了。所以日常也看不到什么士兵死盯着限制他自由。
不过李建成知道,这个兄弟看似心大,实际心思缜密,不派亲卫来盯着,是没那个必要,并不代表地方官不替他盯着。彭水县的县令本来就是李世民的人,肯定会特别上心。
此时正是贞观五年十月底,划给他的地有上好的水田,收了水稻后又种上了油菜。就算李建成这几年都没有管过家事,平常听妻子吩咐管事,他也知道不逢灾年的时候,地里的出息很不错。
另外也是从妻子那里偶然间听到的,除了水田和水浇地之外,离京前,李世民作主,划了一片山地给他。是李世民自己出的钱。
到了此处才知,那个叫朱恒的贫民出身的县令,正在彭水县带人种茶叶、药材和柑橘,这片山地显然就是让他种这些的。
回到家时,妻子郑观音一大早也出门了,不是像他一样避开人散步,而是去了那片山地查看产业——柑橘已经开始摘了,她得去安排。
李建成坐了一会,令人备马,骑马过去寻郑观音。
这是他除了在田间散步之外,第一次踏足自家产业,郑观音瞧见他过来,心中竟一时大喜,赶紧迎了上来。
他向妻子略点了点头,抬头向四周看了看正在采摘的场面,问郑观音:“今年就能收了么?”
他不通农事,不过依稀记得果树得有好几年才挂果,他们从来这里到现在,时间够了么?
郑观音见他有振作之意,比什么大丰收都好,忙告诉他:“我问过老农,柑橘挂果本需七八年,是朱县令教人嫁接,才能在三年内挂果。”
所以他们的果园去年就收获了,只是李建成不曾关心,根本不知道而已。
“朱县令……”
朱恒,马邑贫儿,李世民初到马邑时收纳的学生之一。清河起兵时,李世民很有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