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那可是仁义商家,咱凤宁县百姓能有今日,还全靠了沈家。”
孟弘很好奇,“老伯,能不能详细说说?”
那老伯见人愿意听,他也不推脱,兴高采烈的道:“从旱情一开始,沈家粮铺便没涨过一文钱,哪怕是那三家涨价,他们也一直以以前的价卖。直到后来,沈家粮铺的粮食都被卖光了……
……后来啊,沈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本事,竟然买回来不少的粮食,几乎每日里都有粮车源源不断的送粮过来。那几家囤了好些粮,准备卖高价的,哪里能想到这一出?等到沈家的粮食一回来,所有人都一窝蜂的跑沈家粮铺去买粮食了,哪里还会在那几家买?那几家见状慌了,怕自己的粮食卖不出去,无奈之下也只能跟着降价了。所以啊,我跟你说了,要买粮食,只消去沈家粮铺买是准没错的。”
孟弘听了这些,心中也不由感慨,这凤宁县能有沈家这样的仁义商贾,实在是凤宁百姓之福啊。
“我一路过来,看很多人都在忙着修路什么的,听说是县令大人发起号召,只要去修路的都能领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