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各方人马搜集来的测量器具汇集机械局办公室,大家将各自找来的工具往桌子上倒。
动手对比之前,贺总工突发奇想,对着他亲自邀请过来的聂玉涛。
“小聂,你都看看,凭你的经验,光卷尺这一类,精准的有几个?”
七八个卷尺,包养不一,外观磨损情况也各不相同,放到聂玉涛面前。
聂玉涛干一行钻一行,刚开始接触测量的时候,走哪儿都带着尺,什么都要测一测,后来就是什么都要目测,之后掏出尺子量量,对自己的评测差距有个数。
之后误差越来越小,这些年下来,眼睛堪比火炬。
加上善于钻研,这才得以从万千厂工中脱颖而出,直接从镇上一跃到省城。
“我没读过大学,学识有限,也没见识过什么大世面,参加工作十几年就在厂里跟机器打交道,既然贺总工有要求,我就献丑了,算是为各位前辈抛砖引玉,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前辈多包涵。”
说着先上手将所有卷尺全部抽出,放在一起互相之间进行比较。
这一比不要紧,抽出七个卷尺,愣是得出五种尺度标准。
这些年各地生产经营,都是各自负责,机械总局过问的很少,维修维护和测量检核,都是地方自行解决,愣是没发现这个缺陷。
聂玉敏又提出那个设想。
“秦始皇尚且知道统一度量衡,如今这种情况,我们明明地大物博,却各自为专,往后需要一根螺丝都要自行生产,因为其他地方单位生产的根本不可信,不可靠,不能用,这统一还有什么意义?”
性子最急躁的赵工压根不想管这些事儿,他只想把机械图变现,在退休之前,功勋章上增加一笔,好弥补那十年的缺憾,为儿女前程铺路。
要知道做的越多,错的越容易多,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试错了。
这个想法无可厚非,这也是年轻人和上年纪人做事的差别。
聂玉敏还想争一争。
“我坚持我的看法,不设立专门机构,从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