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说话,一口雅言没多少当地口音,多半是刚到岭南来的人。
这种人最近两年多了不少,一般是随商队来的,有钱却没身份,想用科举搏个前程。
但人怎会在岭南买举业书?
真真怪哉。
有钱商人不多是在江南诗文之风盛行的地界买书找夫子吗?
怎有人到岭南来?
真是生怕自己考上了!
内情如何,不在陈编修的考虑之内,他只确信人有钱,不会白来即可。
当下笑道:“由敝人看,郎君不若先切题两套,再过往年科举试题,再看三套押题。读书千遍,做题万遍,经义自在心间,日后考场中,定然能下笔千言,言之有物。”
江无眠心下难以言喻,推销书的话术太过明显,也太生硬。
若不是本身抱着想买题的心思来,眼下该立刻起身走人了。
话音一转,陈编修开始摸底,“敢问郎君过了几试?来年要考哪一试?秋桂书铺虽说不大,但举业书总是不少的。”
江无眠面无表情道:“已过童生。”
童生是过了县试得的称呼,因而县试又名童生试。这也符合当下情景,过了县试就要出发去府上过府试考取秀才功名。
陈编修了然,原来如此,不过是从县里来的,怪不得这会儿来南康府上,原生是要参加府试。
他颇为热情地道:“此番郎君是来对了地方,与南康府府试一道上,秋桂书铺多有经验。”
为表示经验丰富,陈编修熟练地背诵出一串人名,说明这些全是买了秋桂书铺举业书考中秀才的举子,其中又有几人成为举人老爷,又有某某人成了哪个官员诸如此类。
江无眠逐渐幻视某些考研结构,有多少学长学姐考上了什么大学,全是在机构里上课学习的等等等等。
等人说完,只见他唤来伙计,抬出一箱子书摆上。
陈编修小心打开三道锁,从中小心拿出六本书来,轻声对江无眠道:“郎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