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净。
点了点钱数,算出该给出的工钱,先将周探风那份领队的给了,又将船员的算完,最后剩下的是毛利润,刨除成本,一趟下来着实赚钱。
蒋秋心生感慨,恨不能将韶远县海岸线附近的水域全养上海带,运往大周各地。
周探风心下一定,这笔生意证明了商队实力,不必担心江知县半路换人,事后过河拆桥。
是个良好开始。
江无眠示意林师爷开始记录,他则是挑选问题问周探风,京中情况如何、物价怎样,风向舆论谁为主等等。
此外,还有春耕时肥料销量,去年各地税粮入京情况等。
周探风条理清晰,知道的部分说的一清二楚。
诸如风向舆论,最热的当属传到京中的《三救海船》、次之备受追捧的是海带。
另还有一个意外消息。
“至于肥料,北地与南方不同,肥料原料取舍不一,相同的是骨肥,多用牲畜骨架,少见鱼骨。”周探风见过运肥船自岭南江南北上,于淮南道下,转为马车入京郊。
林师爷笔墨一顿,看了江无眠一眼,后者折扇一敲桌面,门外传来伙计上菜声音,遂顺势道:“先用过饭再说,下月应能远航,注意事项繁多,稍后再议。”
饭毕,送走周探风,院内仅剩三人。
林师爷晒着纸张道:“北地与南方作物不同,用的肥料大多不重合,部分基肥用来肥地,不至如此之多。为何从南方选运?”
江无眠揉着额角道:“事因不过有二,一来不信,二来是为幌子。”
拿运肥料的船只做幌子,名义上是肥料,实际上谁知道里面是什么?
假设全是肥料,为何一定要从江南运往北地?
北地能轻松找到多种肥料原料,运输成本比南方价格低了不止一成。
商人逐利,背后一定是有利可图,才不惜做出看似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林师爷轻声道:“商队有诈亦或是商队背后有所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