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逼近过来,“狩猎”行动终于见到效果。
天幕防御系统运作,捕捉到各处的异常动静,迅速记录位置坐标,自动跟踪侦察,通过热成像功能获取人影图像,将每一处的杀手都清晰反映出来,计算出偷袭来的人数、移动速度、活动轨迹等,并生成在动态可视地形图上,让人一目了然。
龙辉在塔楼控制中心监测,不断传来时实分析图的各种数据,报告对方的攻击线路及每一处活动势态。
这些数据和图像传到每个参战人员的通信显示仪上。
戚戈和雷云熟悉野外作战方式,通过这些侦查图像,很快判断出火蝎杀手的攻击阵型,为远、中、近形势,在约四百六十米的山麓高处埋伏下三处狙击点,潜伏不动进行远距离狙击;在三百米的范围内活动着两路杀手,共有九人,正缓慢靠近过来;有六人却是走在最前,已经摸到距离木屋一百四十米的位置,两人一组,成扇状移动。
火蝎杀手非常谨慎,这几路来袭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最佳的远近攻击效果,还能在行动发生意外时相互呼应,形成交叉火力,掩护撤离。
对付这种阵势,最好就是将对方的主力大部分诱到五十米内的火力圈,先启用自动武器射杀,再出动特战人员对残余的杀手进行清剿。
至于远程狙击手的位置在火力圈外,却是要派人先去清理。
雷云做出个手势:“行动。”命令四名特战队员,“你们绕道去解决狙击手,到目标附近,等候统一动手。”
特战队员闻声立刻持枪出发。
天幕防御系统记录有他们的信息,标注蓝色的己方标示,跟未知的来袭者红色标示区别开。
十分钟后,第一批六个火蝎杀手到达近点攻击位,埋伏在距离“伪目标”木屋三十米处的地方不动,看似在观察木屋这里的动静,判断岗哨位置,计算最佳的攻击方式。
这时,出发的特战队员已经潜伏到火蝎的狙击手附近,等待射杀命令。
在这种智能防御网清晰的侦查下,战场形势十分明显,他们占了绝对性的优势。
随后,只见人影晃动,先头到来的杀手快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