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侵入式神经调控方向研究员。
从档案来看,他在千年前后进入了这个“某科研基地”,兼具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生物学背景,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了几篇论文,都和大脑电极相关€€€€简单来说,“大脑电极”就是给大脑植入芯片,让人类像使用超能力般控制接入设备,就像在运用超能力一般。
十二年后的孟微之知道,这芯片不是普通的芯片,而是能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载体。
而他也知道,江文会的这个梦想没有实现。
至少在当时,对于“脑控”和人工智能的伦理争议非常大,任何要走这条路的探路者都是踩在底线的边缘踽踽独行,少有课题组愿意冒这个风险。即使人体临床试验在国外获得批准,这个豁口的开启也需要万分的谨慎€€€€而万分谨慎的后果是,暂时搁置。
可江文会的档案资料有厚厚一沓。
孟微之继续翻看着,发现往下的材料逐渐趋同,都是一样表单€€€€他记得这表单的样式,每次使用测试实验室前后他们都会填这种安全自查表,一式两份,一份自留一份上交。江文会的表单很多,日期连续,表明他做的测试多到了一种近乎不正常的频率。
他跳着查看,愣是没有看到一份实验报告。
只有申请,没有结果?
孟微之没有停顿,继续往下翻找着,全然忘记了这是在幻境之中,一字一句地审着那些申请的标题与日期。
江文会,江文会……持续长达八年,近千次次进出测试实验室,却没有一份实验报告存放在档案中。而在这样一个青年科研人员鼎盛时期的档案年代层中,居然再没有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的记录。
孟微之的手一顿。
在近乎重复的实验室申请中,他翻找到了一张出生证明。
孩子的脚印,鲜红的。
那是一个开始在春末夏初的生命。
他将那一张单薄透光的纸张择出来。在灯光底下,那个名字就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什么生气。
“江南树。”他轻声念出来,而后看向章尾,“就算这是他的孩子,出生证明也应该在人家孩子自己的档案袋里,为什么会放在这儿?”
“因为这对江博士来说很重要。”
“孩子当然重要。”孟微之将所有纸张翻看结束,把档案袋封存好、退还给章尾,“江博士在三年前去世,原因是在一次无人允许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试验中发生意外、导致脑死亡。你不会要说,他的意外死亡和一个当时只有十二岁的小孩有关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