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手票”基础上又采取伪造中国法币的手段蚕食中国经济。
日本军用手票是日本政府作为发放日军饷的货币。
军票早于二十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已经使用,其后日本每次对外用兵时皆使用军票。
但军票的全盛时期可算太平洋战争时期,当时日本疯狂发行军票,日本军民的一切公私经济的收支完全使用军用手票;更逼令占领地居民兑换军票作为货币。
由于军票发行时不会有保证金作为兑换支持,也没有特定的发行所,所以军票不能兑换日圆。
基于这个缘故,日本政府以此作为支配占领地经济的一种手段。
军用手票的使用并不能解决日趋紧张的后勤供给,制造、抛售大量假法币于国统区;就成了攫夺中国战略物资的重要手段。
假法币大量流入国统区,使国民政府的法币流通和信用制度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国统区的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社会经济基础受到不可估量的破坏!
为了能或得大量的伪法币,日本在本国设立了制造假币的专门机构;在沦陷区设立了发行和印刷假币的机关。
伪造法币的任务,由日本陆军第九科学研究所承担。
该研究所主任山本宪藏曾专门赴华东和华中地区考察法币流通情况,撰写了《法币谋略工作计划》,提出伪造法币设想;获得日军参谋本部同意。
日本参谋总长,陆军大臣下达命令,正式落实伪造法币的《对华经济谋略实施汁划》,将伪造法币的秘密活动称为“杉工作”,在上海实施伪造法币的秘密机关称为“杉机关”;由参谋本部第八课的冈田芳政兼任机关长。
“杉机关”在战时印刷和发行的假法币共达40亿元。
除过印制假法币的杉机关,还有一个由川本芳太郎负责的“松机关”,在各地日军的庇护下,进行“特殊贸易”,即利用假钞票高价向国统区购买医药用品和日用工业品。
日本军队和汪精卫伪军使用假币较常用的手法是——以每百元假钞换法币60元卖给钱摊主和不法商人。
钱摊主和不法商人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