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认真地说道,“况且,这是阁老交代的事,自然要用心去办。”
听到这话,徐阁老的神情更加温和了一些,而一旁来往的朝臣们悄悄地用余光打量着顾元洲的脸色,后者毕竟是在朝堂当中混过几年的人,只是冷冷地朝他们看了一眼,转身便离去了。
“那可是大理寺少卿顾元洲,是太子殿下面前的红人,他同你搭话,你怎么不同他热络些?”徐阁老将书收到怀中,带着徐正慢慢地在太和殿外的宫道上走着。
“他是大理寺少卿,我是翰林院修撰,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要热络呢?”徐正皱起眉头,脸上带着无所谓的神色,“况且,我寒窗苦读十几年,忠君爱国四个字还是知道怎么写的,只要陛下在位,效忠的便只有一人。”
“哈哈。”徐阁老抬起头,放声一笑,“很好,你初入朝堂,却能做到不结党营私,这很难得,是块进内阁的好料子。”
大齐的一甲进士均会进入翰林院供职,其中状元会被直接授予翰林院编撰的位置。可不能小看了这个职位,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这些文书类的工作不起眼,可是这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能够时常伴在天子左右。换句话说,翰林院修撰能够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也有更多的机会在皇帝面前展示才能和政见,平步青云的几率自然要比旁人大得多。而最为辉煌的青云路,便是进入内阁,成为内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