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家一视同仁。
如今,她能做的,就是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割稻子的工分是最高的。”张小宝小声说了一句。
他才十岁,小孩子做的活儿,工分普遍不高,一天下来,一两个工分,根本不够吃的。
更何况,眼下他家已经没了果腹的粮食。
李金凤何尝不知道割稻子工分高,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在没有农具的情况下,手扯都要去田里。
“小宝,咱们做活儿,不一定选工分最高的,可以选最适合自己的,你可以去大队长那儿申请放牛,再包揽村里打猪草的事儿。你放牛的时候,就能将猪草打了,牛喂饱了,猪草放牛背上运回来,省了力气不说,这么两份活儿放在一起,工分也不见得比打粮低。”李金凤耐心的替张小宝分析。
第44章 张奶奶的感激1
“放牛是一点五个工分。打猪草就不一定了,打的越多,工分越高,若是整个生产队所有的猪,你一个人能够料理好,能顶一个壮汉的工分。最重要的是,不用那么辛苦。”
李金凤说完,小宝的眼睛登时亮了起来。
牛和猪一样,都只吃早中晚三餐,他要是勤快些,那就还能挤出一点时间,帮奶奶干活儿,减轻奶奶的负担。
“金凤姐姐,我知道了,我……我这就去找大队长。”张小宝激动的大喊。
“好,不过你待会儿说话的时候,也要注意态度软和一些,嘴甜一点,不要怕。另外,看牛的活儿,先前是李爱兰在做,大队长肯定不会轻易的将这活儿给你,你就说你先试着看,和李爱兰一人看三头,试看的时候,不要一个工分,要是大队长觉得满意了,再给你安排。”
李金凤这么说,也是怕赵中兴不肯给张小宝这个机会。
只要有机会,就有成功的可能,更何况,这世上的事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李爱兰那人,虽然接了生产队看牛的活儿,可懒惰的很,通常只是将牛往山边一栓,自己就躲在树荫底下睡大觉了。
至于牛吃的饱不饱,她根本就没管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